5 月 1 日是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一个属于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

之所以有这个节日,是为了提醒我们,劳动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光荣,每一份辛勤的付出都值得去尊重。

在文化创作领域,劳动一直是诗词创作的主题之一。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处处可见古人田间耕作、蚕桑纺织、捕鱼采樵等劳动场景,也处处流露出诗人对劳动的礼赞、对生命的思考、对土地的深情。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我们将目光投向诗卷,赏析十首与劳动有关的经典诗词。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阳升起就出门劳作,落山就回家休息,这短短八个字,体现了我国古人顺应自然、依靠劳动生存的智慧。

自己挖井取水喝,自己耕种粮食吃,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所需,虽然辛苦,却也安稳,皇帝老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这首歌谣用最质朴的语言描绘了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人们对平静、自由生活的满足,也强调劳动人民自给自足的尊严。

《夏日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农忙时节,大人们男的锄地,女的搓麻线,各自承担着家庭的责任,白天夜晚干的不停,小孩子不懂种田织布,也学着在大树荫下种瓜。

整首诗生动地展现了夏日乡村劳动的繁忙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了劳动的质朴与温馨。



《农家》

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半夜叫醒儿子赶早耕地,瘦弱的老牛越走越吃力。现在的人不懂农民辛苦,还以为田里的稻谷自己长出来。

一个 “半夜” 和 “趁晓”,突出了劳动时间之长,也体现了农民为了耕种不辞辛劳的精神,也反映出劳动的艰辛。

后两句诗人对那些不理解劳动艰辛的人进行了委婉的批评,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体现了诗人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

《插秧歌》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

拿着嫩绿的秧苗,将它们种在田里,插秧时低头弯腰,能看到水中倒映的天空,插秧时农民是一边往后退一边插秧,看似在后退,实际上是在向前进。

这首诗特别有智慧,告诉我们有时候适当的退步其实也是在前进。

【5】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乡村四月美丽的自然风光。山间绿油油,河流水涨成白色,杜鹃鸟叫,雨像烟雾飘着。

后两句笔锋一转,点明了乡村四月的忙碌。这个时候,村里几乎没有闲人,人们刚刚忙完养蚕采桑的活儿,又要去田里插秧了。

“才了”“又” 两个词,生动地体现了农事的繁忙和紧张,感受到了乡村生活与农事劳动紧密相连的节奏。



【6】

《小园》

陆游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陆游在这首诗中描绘了自己小园中的生活。

园子里杂草和烟一样密,桑树柘树成荫遮住小路。躺着读陶渊明的诗没读完,又趁着小雨去地里锄瓜。

这里将读书与劳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展现了他悠然自得的心境。

读书和劳动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劳动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

【7】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是陶渊明田园诗的经典之作。他在南山下种豆子,结果杂草茂盛,豆苗稀疏,清晨就起来去除草,直到月亮升起才扛着锄头回家。小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服,衣服被露水打湿又有什么可惜的呢,只要能实现自己归隐田园的心愿就好。

陶渊明坦诚自己种地水平差,但更看重劳动带来的心灵自由。即使劳动辛苦,环境艰苦,他也无怨无悔,最后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成为千古名句,道尽劳动的价值不在收获多少,而在心安理得。



【8】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知道享受着鲈鱼的美味,却很少有人关注到捕鱼人的艰辛。江面上那像一片叶子一样的小船上的渔民,在狂风巨浪中时隐时现,冒着生命危险捕鱼。

吃鱼的人享受美味,打鱼的人搏命风浪。对比之下,表达了对渔民的同情,提醒人们关注劳动者背后的艰辛。

【9】

《悯农二首・其二》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民在正午的烈日下锄地,汗水一滴滴地滴落在土地上,有谁知道我们盘中的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农民的辛苦呢?

这首诗短短二十个字,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让我们明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劳动成果。



【10】

《首夏山中行吟》

祝允明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初夏时节梅子由青变黄,蔬菜长得肥美,麦子也成熟了,同时正是养蚕忙碌的时候。山里的和尚翻岭去看茶叶,村边姑娘在酒垆煮酒飘香。

整首诗描绘了不同人物的活动,将劳动与生活场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劳动带来的收获和喜悦。


敬请关注长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