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展示广州市花都区山水田园风光、人文历史、各项建设成就等,花都区政协诗书画院联合花都区融媒体中心、花都广电艺术中心制作“书香政协·半月风雅”栏目,以“歌颂花都”为主题,以区政协诗书画院成员的诗词楹联、书法、美术、摄影作品为载体,以图文并茂、声画互动的形式为广大市民奉上一份“文化美餐”。本栏目每月逢1日、15日推出,下面请看第19期:《“书香政协·半月风雅”遇见瑞岭盆景》。


《盆景之乡》之一 李八一 摄


《盆景之乡》之二 李八一 摄

瑞岭村简介

瑞岭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西北部,山前大道(赤坭路段)路边,面积约10.45平方公里。“瑞岭盆景”是该村主要的特色产业,有100多年历史。

瑞岭盆景以树木(树桩)盆景为主, 九里香 、 榔榆 、 福建茶 、 榕树 是瑞岭盆景主要的应用树种,瑞岭盆景既继承了岭南派盆景的苍劲、自然、飘逸、豪放的艺术特色,又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


《盆景之乡》之三 李八一 摄

瑞岭盆景的独特之处可用“古、灵、精、怪”四个字概括。“古”指其表达的题材是古老树木的艺术形态;“灵”指作品生机勃勃,充满灵气;“精”指盆景制作的技法精细,盆景作品精致;“怪”指作品造型奇特、千姿百态。盆景除具有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外,还有美化环境,调剂生活,陶冶性情等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原广东省省长叶选平送给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贺寿礼物“九里香盆景”正是来自瑞岭村。


《盆景之乡》之四 李八一 摄

2002年广州市政府确立瑞岭古树盆景市场建设项目以来,随着中心枢纽工程“古树大道”的建设及古树盆景市场、信息中心的规划建设,瑞岭盆景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由瑞岭村辐射到周边地区。全村80%农户从事盆景绿化苗木种植,总面积达2100亩,成为省内盆景树胚和绿化苗木主要生产基地。

2004年“瑞岭九里香盆景”被评为广州市十大名优农产品,2005年瑞岭村被 广东省文化厅 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盆景之乡”。2021年11月10日,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2023年11月,入选“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


《瑞岭盆景》 周洁萍 摄


《“小盆景”变身“致富树”》 周洁萍 摄

遇见瑞岭盆景

谢惠瑜

谁遣虬枝作异形,沧桑岁月话曾经。

盆中艺术多奇趣,瑞岭风情享盛名。


书法 作者:崔先文


《盆景艺术》 李八一 摄


《遇见瑞岭盆景》之一 李八一 摄

咏瑞岭九里香盆景

罗乃坚

一树枝凝岭外馨,金盆劲托自然形。

香田九里招雅客,平步乡村入画屏。


书法 作者:叶善民

《盆景心语》(组照) 孙月明 摄


《坚守·守护》 马心欢 摄

重游瑞岭

汤爱芝

十里长廊万亩田,一湾碧水百花妍。

重游瑞岭人陶醉,更喜微盆景若仙。


书法 作者:卢育生


国画《南越盆景罗汉松》 作者:朱田生


《遇见瑞岭盆景》之二 李八一 摄

楹联作品:

题瑞岭村

梁绵东

一、瑞岭印象

瑞禽择树忙,择来百业兴隆树;

岭表开花早,开出一村富贵花。

二、遇见瑞岭盆景

瑞兽护家园,各色鲜花皆入画;

岭坡栽草木,多姿盆景自成诗。

三、赞瑞岭盆景艺术(藏头格)

瑞气漾名园,盆栽入画迎佳客;

岭岑成宝地,景化为诗藏古村。

题瑞岭村

汤爱芝

瑞气盈村盆景雅;

岭花争艳锦程新。

瑞岭村

马二坡

民乃园丁,瑞景心裁苗圃秀,

品销海外,岭松盆植大观奇。


国画《岭南春争铁骨》 作者:朱田生


《遇见瑞岭盆景》之三 李八一 摄


《岭南盆景园》 马心欢 摄

来源:花都区政协诗书画院、花都区融媒体中心、花都广电艺术中心

统筹、文字:吴隆恩、谢惠瑜

配音:张钰洁、陈梓珊、甘悦晴

视频:蔡剑豪

编辑:高韵宇

复核:龚耀东 吴敏娜

校对:贾愚 彭天阳

审核:邓必彦

内容推荐

“花都发布视频号”内容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