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在流量焦虑时代,
游戏厂商已经开始奇葩引流。
流量,游戏厂商为之疯狂。
以至于频频捞过界。
近日,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就苏州叠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暖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叠纸”)起诉祖龙(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淮安祖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祖龙”)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
法院认定被告的显性使用行为构成商标侵权,隐性使用构成不正当竞争,叠纸方面总计获赔15万元。
据悉,案件源于2024年,叠纸发现祖龙在微信广告平台将“闪耀暖暖”“无限暖暖”“奇迹暖暖”等注册商标设为搜索关键词,当用户搜索这些关键词时,系统会优先展示祖龙旗下游戏《以闪亮之名》的推广内容。
叠纸认为这一行为严重侵犯了其合法权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于2024年4月2日正式立案。
天眼查App显示,叠纸网络起诉祖龙科技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曾多次开庭。
值得注意的是,祖龙也曾因不正当竞争纠纷起诉叠纸,案件已于3月31日开庭,目前尚未有判决结果。
事实上,叠纸与祖龙在女性向换装游戏领域的竞争由来已久,二者的游戏在活动、玩法等方面各有特色,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作为国内女性向游戏领域的头部企业,叠纸游戏凭借“暖暖”系列游戏在细分市场建立了稳固的地位。其产品也以其精美的3D服装建模和丰富的剧情故事吸引了大量玩家。
实际上,就在几天前(4月2日),阿里旗下游戏公司灵犀互娱《三国志·战略版》和哔哩哔哩(B站)《三国:谋定天下》也因为推广时期的操作“掐架”。
在存量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厂商为争夺市场份额频频对簿公堂,而玩家也对同品类游戏的新变化保持警惕,关于“抄袭与否”的口水战频繁上演。
这样案件频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平台可以对避免此类事件作出哪些调整?
除了不正当竞争,游戏玩家之间关于“抄袭”的骂战也很多见,更有游戏官方在会在微博等平台直接隔空喊话。
在竞争存量市场的当下,这反应了当前行业出现了哪些问题?
如何才能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李宇彤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在流量焦虑时代,游戏厂商已经开始奇葩引流。
不得不说,蹭友商热点,一直是游戏厂商的陋习。而这种事件频发,也是部分游戏厂商陷入“流量焦虑”所致。
在买量成本不断抬高、转换率却越发不足的当下,一部分游戏厂商往往会选择一些“捷径”,通过蹭竞品热度的方式,去在更精准的潜在目标玩家面前露出并揽客。
要对此类行为进行规范,仅仅靠游戏业内的一些共识,无法达成,毕竟利益动人心。
此处必须是各大平台对广告行为进一步规范,尤其针对不正当竞争的各种“隐藏手段”,予以打击。
但是,平台靠广告来赚钱,往往“善财难舍”,也就导致难以杜绝。
因此,有关监管部门,也需要用法律法规,对此类行为,以典型案例的方式,敲山震虎。
此外,口水仗频发,也是一种奇葩营销。
游戏官方隔空喊话,大多数时候,都是一种借势刷存在感的“互助”,通过微博热搜来增加话题感,为自身引流。
当然,其起因还是业内的一些小动作,确实侵害了自身的利益所致。
但整体来说,由于国内市场已经红海化、玩家总量天花板可见,国产游戏陷入处在“流量焦虑”之中。
尽管精品化趋势已成,但仅限于头部厂商的重点游戏,更多的游戏往往就是换皮、山寨,并靠买量来求生。
这也让各种游戏之外的奇葩营销,变得更加猛烈。
要解决这一问题,只能是通过精品游戏来获得更多玩家,通过游戏出海去开拓增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