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在加紧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的同时,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编制好“十五五”规划指明了前进方向,必将推动形成指引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方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五年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实践已经证明,我国十四个五年规划(计划)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战略意图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引领全社会力量朝着既定的战略目标前进,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风雨兼程、砥砺奋进,“中国之治”在高质量完成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目标任务的过程中越来越成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正愈走愈近。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高质量发展亟待闯关,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艰巨繁重。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不管乱云飞渡,信心坚如磐石,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因此,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这一任务要求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要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因势利导对经济布局进行调整优化,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由此,中国将实现从以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收获更强劲的经济动能、更强大的发展韧性。

当前,上海城市发展进入深度转型阶段,谋划好“十五五”规划意义重大。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要求,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放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保障,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实现更大突破,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展现更大作为,全力以赴推动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马克思说,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心有远方,何惧道阻且长;志越重霄,哪怕惊涛骇浪。发挥好科学规划的最大效益,在中国共产党人“以百年、千年为计”的时间观和奋斗史里,“十五五”必将是又一段壮丽的“历史时间”。

原标题:《文汇报评论员文章 | 科学谋划,开启又一段壮丽的“历史时间”》

栏目主编:杨逸淇 文字编辑:任思蕴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文汇报评论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