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特朗普政府搞出了个“半夜豁免清单”,结果连中国一个电话都没等来,气得又切回“威胁模式”,扬言要对中国产品加税到245%,甚至喊出“经济断交”的狠话。但这套招数,中国根本不吃。事实证明,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拿捏的弱国,这场你来我往的硬仗,中国不仅没退,反而越战越勇。

一、特朗普这波操作,为何突然认怂又翻脸?

事情的起因其实不复杂。原本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战里接连吃瘪,尤其在电子产品、农业和航空领域,没占到多少便宜。美国内部企业界怨声载道,尤其是波音、大豆农场主、牛肉商和高科技产业,几乎天天游说白宫放松制裁。

为了缓和局势,特朗普搞了个“豁免清单”,把部分电子产品和消费品的关税暂时撤了,目的很简单:想给中国一个台阶,等中国打个电话,坐下来谈谈。可惜,这一招完全没奏效。中国不但没打电话,反而态度更硬。特朗普脸上挂不住,立马翻脸,开始高喊加税、威胁断交、军舰航母秀肌肉。

说白了,这就是典型的“打不过就耍赖,耍赖不成就发疯”。

二、中国反击干净利落,掐住美国命门

面对美国的威胁,中国这次根本没客气,直接祭出一连串组合拳:

1. 暂停波音飞机订单和零件采购,让本来订单惨淡、股价摇摇欲坠的波音再遭重创。毕竟,中国是波音的第二大海外市场,少了这块大单,波音的复苏计划就成了泡影。

2. 加速国产C919商用化进程,还联合巴西搞航空合作,公开抢美国的蛋糕。波音一边失单,一边看着空客和C919抢市场,连喘气的机会都没了。

3. 农业反制精准狠辣。美国大豆积压成山,中国转身从巴西、阿根廷大举采购,顺便给澳大利亚和阿根廷下订单。美国农民看着仓库堆成山的大豆,能不急眼吗?

4. 能源合作也有动作。俄罗斯一句“中国要多少,我们供多少”,直接让美国页岩油商和天然气公司傻眼。中俄能源合作全面提速,进一步削弱了美国在全球能源市场的话语权。

5. 金融领域发力,阿根廷宣布与中国续签500亿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稳住本国汇率,摆脱美元制约,也帮中国扩展人民币国际化。对美国来说,全球“去美元化”的趋势正逐渐成型。

三、盟友倒戈,特朗普越发孤立

特朗普政府以为能靠拉帮结派对付中国,结果现实狠狠打了脸。欧盟最近也表态,呼吁在金融、科技上“去美国化”,担心被美国拖进无底洞。冯德莱恩还计划七月访华,明显在玩两头下注。

日本原本是特朗普的忠实小弟,结果这次也硬气了。日本首相石破茂直接表示,对美国关税不打算做重大让步,甚至汽车业25%关税威胁也不怕。因为日本清楚,中国市场比美国更稳定,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就连被美国视为自家后院的阿根廷,也不顾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威胁,毅然跟中国续签货币互换协议。阿根廷总统米莱虽然是个极右翼,但经济压力摆在眼前,不靠中国根本活不下去。

四、军事威慑?解放军早就不是吃素的

在贸易战没讨到便宜的情况下,美国又玩起“航母+轰炸机”老套路,妄图用军事威慑逼中国让步。尼米兹号航母带着三艘驱逐舰闯入西太平洋,几架轰炸机也抵达日本基地。

可惜,如今的解放军可不是十年前的水平。山东舰航母常态化巡航,歼-20东海亮剑,火箭军“东风快递”全新升级,随时能把关岛打成筛子。美国智库都承认:“美军在第一岛链内优势正在消失。”

夏宝龙主任在香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式上的一句:“以战止战、以武止戈,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直接表明中国强硬立场。美国要想靠秀肌肉威慑中国,简直是痴人说梦。

五、贸易战背后,是规则之争与战略定力较量

这场贸易战,其实早就超越了简单的关税对抗,更是两国未来话语权、全球经济秩序主导权的较量。美国玩命想守住旧秩序,靠霸凌手段逼各国站队,但效果越来越差。而中国依靠强大的产业链、韧性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应对工具,稳扎稳打,不断扩大朋友圈。

在这场博弈中,谁能坚持到底,谁就能笑到最后。美国实力正在下滑,盟友一个个离心离德,特朗普政府虽嘴硬,实际上信心不足。而中国在一次次反击中越打越硬,斗争经验越来越足,斗争工具越来越多。

六、结语:中国的强硬,赢得了未来主动权

这场贸易战告诉世界,中国再也不是那个容易被人讹诈、威胁、拿捏的国家。无论是关税施压、军事威慑还是外交挑拨,中国都能稳住阵脚,找准对手软肋,果断反击。

正如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所说:“妄图挥舞关税大棒逼迫世界各国打电话认输的野蛮人,永远不要指望等到中国的电话。”

美国这场“强硬+讹诈”的把戏,注定玩不转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