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斯堡的灯光下,赵心童的球杆划出第八道完美弧线。
这位从预赛杀出的中国选手,已经连续征战10场高强度对抗。 其他七强选手平均只打了三场比赛,体能消耗差距如同马拉松与百米冲刺。 第一阶段6-2的比分像记重拳砸向质疑者。
韦克林首局93分的破百像记闷雷,却唤醒更恐怖的进攻风暴。
赵心童用六连鞭回应,长台准度达到惊人的75%,安全球成功率62%。
第二阶段比分定格12-4时,裁判擦拭了三次汗湿的记分牌。 沃克林追至4-6时的反扑,像暴风雨前最后一道闪电。 赵心童随即轰出三连鞭清台,单阶段净胜187分刷新个人纪录。
世锦赛历史上从无外卡选手如此碾压TOP16球员。
五杆50+的数据背后,是四天三赛的魔鬼赛程。 当韦克林第十二次失误时,摄像机捕捉到他颤抖的右手。
中国双子星的另一战场正上演冰火两重天。 斯佳辉2-6落后奥沙利文的战报,反衬出赵心童的不可思议。
克鲁斯堡的穹顶下,亚洲球员首次让英国观众集体起立鼓掌。 争议在社交媒体炸开锅:赛制是否该保护资格赛选手? 有球迷统计赵心童的走位距离,相当于绕球台跑了三公里。
运动学家指出,连续作战会导致微决策失误率上升23%。 但数据不会说谎——赵心童防守失误仅4次。 他平均每局耗时比对手少5分钟,像台精密运转的斯诺克机器。
第三阶段未战先热,赌盘赔率已跌至1赔1.
02。 我个人认为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体能分配的教科书。
当沃克林第八局扳回时,赵心童喝了半瓶特制电解质水。 这个小细节,暴露了中方团队对代谢管理的极致追求。 十年前丁俊晖在这里因体力透支打丢关键黑球。
如今赵心童的连续清台,像在擦拭那段遗憾历史。 斯诺克协会可能要考虑修改马拉松式赛程了,真的。 最后一局未打已无悬念,但故事远未结束。
若晋级四强,WST将破例保留其积分直冲世界前64。 这杆球打出去,可能改变整个亚洲斯诺克的游戏规则。
克鲁斯堡的记分牌从来偏爱持久战的勇者。 当赵心童第十二次俯身瞄准时,球杆折射出的不只是灯光。
那是经过10场淬火后,依然滚烫的冠军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