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作为山东省首批家庭教育示范基地,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新构建“教联体”育人模式。全市已建成40余处教联体,率先实现县镇校三级全覆盖,累计培育省级家校协同名校长2人、家庭教育名师2人、“智慧家长”2人,打造《劳动,为幸福赋能》省级优秀课程资源1项,昌邑市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连续两年获评山东省优秀志愿服务队称号。


一、构建“三维创新”体系

一是创新组织架构。昌邑市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建设方式,市教体局联合市委宣传部、法院、检察院、团市委、妇联、市关工委、司法局、卫健局等19部门成立昌邑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推行“城联乡、强联弱、大联小”策略,打造都昌小学“黄元御中医药文化”教联体等40个特色教联体,形成扁平化管理模式。

二是创新资源整合。构建“1+10+N”平台,以市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核心,联动10个镇街实践基地,辐射36个政府部门、110处社会实践基地,培育“乡村振兴 昌盛古邑”研学品牌,开发“非遗传承”“田园劳动”等15项研学课程。


三是创新评价体系。将家庭教育纳入政府履职评价体系,建立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水平考核机制,实施“年度工作导航+考核细则”双轨评价,实现过程性督导与结果性评估相结合。

二、打造“五联工作法”

一是组织联建。成立昌邑市家校社共育工作委员会,统筹推进4段亲子共成长工程、3个系列好家风传播工程。

二是服务联动。建成20个家庭教育公益指导中心、28个亲子共育基地,打造“15分钟实践圈”,年均开展活动120场,参与率达95%。

三是资源联享。绘制36类组织共育图谱,整合博物馆、图书馆等资源,规划18条研学路线,形成10个镇街文化基地群。四是网格联治。构建“1+6”网格化服务模式,组建4类专家团队,开发80余场线上课程,解决家庭教育难题230余件。五是活动联办。开展“礼仪主题月”“校园文明岗”等实践活动,创新“三明治反馈法”等沟通技巧,评选“文明家庭”200余户。


三、实施“三大品牌工程”

一是家庭会议普及工程。覆盖80%家庭,形成“问题征集-分类指导-效果评估”工作闭环,解决家庭教育困惑3000余条。

二是三位一体学习型家庭建设。打造2000个“最美书房”,组织1000个家庭参与社区共读,培育“阅读小明星”120名。三是礼仪赋能工程。构建“基础+进阶”双轨课程,开展“礼仪微课”“教人求真 礼仪先正”等8项培训,建立“云上会客厅+家长学堂+实践基地”三维沟通机制。


昌邑市将持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改革,通过制度创新、资源整合、品牌塑造,奋力打造全国县域教育共富示范样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昌邑力量。

声明

本文来 源于昌邑市教体局。以 上图 文,贵在分享,版权 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铁扇公主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点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