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2年4月14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全球濒危的树种重新回归野外,并且试种成功,存活率超过了90%。

2017年研究团队潜心研究数年,才终于将其培育成功,打破了它人工繁育零的记录。

2021年,其中80株幼苗重新回到了它们的原生地,银竹老山保护区,这里有仅剩下的86株母树。



而在它们刚刚被发现的时候,这里还有1000多株,几十年之后,它们的野生植株数量却减少到了不足百株。

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植物呢?它的野生种群为何会减少得如此严重?



«——【·仅剩86株·】——»

1977年,人们第一次在广西资源县的银竹老山发现了这一植物,最终将其命名为资源冷杉,银竹老山也成为了它的模式产地。

而在发现之初,资源冷杉的数量有1000多株,但是发现的这些植株多是处于中、老龄,幼苗很少,野生种群的衰退情况很严重。



一旦这些中、老龄的植株死亡,资源冷杉的野生种群就会大幅减少,再加上当时并没有及时的建立保护区,资源冷杉的资源流失很严重,到现在在银竹老山就只剩下了86株。

而且从1977年发现以来,银竹老山上就没有再发现过自然萌发的新幼苗,个体数量不断减少。



后来人们又在广西资源县的梅溪镇、全州县大西江镇以及灌阳县千家峒保护区发现过资源冷杉的踪迹,但是这些地方的植株数量非常稀少,仅有一两株。

为了保住这一植物,广西相关部门投入500多万资金,开始对资源冷杉进行监测和保护。

但是资源冷杉的人工繁育十分困难,在自然条件下,它的种群繁殖也十分不易。



资源冷杉的开花结实周期较长,且种子产量本身有限,更重要的是,由于自然种群数量极少,许多个体呈现出孤立状态,自然授粉条件差,导致种子结实率极低,甚至部分年份颗粒无收。



虽然资源冷杉是雌雄同株的植物,主要靠风媒传粉,但是它的雌花是开在树枝上方的,雄花则在下方,且花期不同,授粉成功的概率很低,这也是资源冷杉在自然分布地幼苗数量稀少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同株授粉对资源冷杉种群的基因影响很大,相当于近亲繁殖,有效果实数量很少,后来科研团队连续3年在银竹老山采集球果,基本都是空瘪的败育型种子,无法进行繁殖。

人工繁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它们异株授粉,但是资源冷杉分布地大多为海拔较高的原始林区,道路不通,采种工作常需攀爬陡峭山坡甚至依靠绳索登树,工作风险大、周期长、效率低。



即便成功采集到种子,其后续的育苗工作也颇具挑战,资源冷杉种子具有明显的生理休眠特性,需要经特殊处理才能打破休眠。

人工育苗中,即使种子萌发成功,幼苗也容易受到病菌侵染、霜冻、强光暴晒等外界环境干扰,成苗率低,养护成本高。



资源冷杉生长周期较慢,从播种至苗木定植需历时数年时间,资源冷杉生长60年才能开花,而现在的繁育基地还尚未培育出能开花的植株,树龄都很小。

2014年,科研团队在资源冷杉的花粉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第二年就开始进行人工培育和野外回归。



2017年成功培育出幼苗,之后移栽到野外,这才让资源冷杉的种群危急情况稍稍得到缓解,未来人们还将继续加大野外回归的植株数量,帮助资源冷杉摆脱濒危的困境。

«——【·资源冷杉·】——»

资源冷杉,隶属于松科冷杉属,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之一,它不仅拥有挺拔壮观的身姿和独特的生态地位,更因其种群极度稀少而被誉为“植物界的熊猫”。



但是在人们的了解中,冷杉可以说是一种不耐热的植物,它们适应高寒气候,通常生长在高纬度或者高海拔地区,在我国的北方比较常见,比如东北,青藏高原等地,也正因如此才得名“冷杉”。

而资源冷杉的出现就显得极为不合理,广西位于亚热带地区,与冷杉的生长环境似乎并不相符,它的出现很快就引起了学界的注意。



那么冷杉为什么会出现在不应该存在的亚热带地区呢?

资源冷杉是一种典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期,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气候较寒冷,冷杉属植物曾大范围生长。

当气候转暖后,大部分地区的冷杉类植物被淘汰,只有在部分高山地带得以留存下来。



虽然广西整体并不适合冷杉生长,但资源冷杉所处的高海拔地区却提供了一个小而稳定的“冷环境”,让这个本应属于北方或高原的树种得以幸存至今。

资源县的海拔在1800米以上,属于是高寒山地,符合冷杉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因此,资源冷杉实际上是冰川后期气候变化的“活化石”,它的存在证明了历史上广西高山的生态冷凉特性,具有极高的古气候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价值。



这些资源冷杉都为常绿乔木,树姿挺拔,树干通直,高可达25米,其树皮灰褐色至暗灰色,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开裂成不规则的鳞片状,外观呈纵裂条块状,基部常可见明显的树瘤和苔藓附着。



除了广西资源县等地之外,人们也在湖南的新宁、城步、炎陵等地也发现了野生资源冷杉的分布,但是数量都非常稀少,全部的野生植株数量加在一起也不超过600株,是非常濒危的树种。

如今这些人工繁育出来的植株成功存活下来,这对于种群恢复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

广西新闻网《还记得它吗?广西日报曾多次报道的全球濒危物种,如今灭绝风险正在扭转》,2025-3-23
桂林生活网《广西最大最老资源冷杉古树首次实现子代种苗野外回归》,2024-6-6
中国新闻网《全球濒危树种资源冷杉回归野外 试种存活获突破》,2022-4-14
桂林生活网《资源冷杉,这样一步步“重回大山”》,2022-12-28
广西新闻网《壮美广西·新山海经⑲ | 等一个甲子 待一树花开》,2024-9-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