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

翠云廊古柏是何人所植?古柏年龄是怎么测算?翠云廊古柏为何千年长青?4月26—28日,西华师大环境教育中心主任李友平教授带领科普团队,在广元市翠云廊沿线开展古树科普活动。通过志愿者服务、现场调查、报告会、大讲堂等形式,深入景区、社区、街道和中小学校,讲述古树的故事。


在剑阁县翠云廊景区和普安镇下寺镇沙溪坝社区,科普团队围绕古树名木保护内容,对游客、护林员、园区工作人员、村民和社区居民进行了“认识身边古树”现场问卷调查,讲解“古树名木知多少”科普知识。

剑阁县的“翠云廊”,古蜀道的重要路段,这里有迄今保存最完好、存世最长、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人工栽植驿道古树群,被称为“蜀道奇观”“森林活化石”。这些古柏有什么故事?在剑阁县的龙江小学和普要中学,西华师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王碧霞副教授为大家带来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何人栽种古柏,古树树龄如何测定,古柏是如何保护,古树有什么历史作用等等。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王东霞以三毛这首诗《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结尾,号召大家珍爱古树,保护古树。

西华师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王东副研究员以“增温减雨背景下峨眉山天然林和人工林土壤碳循环过程研究”为题,通过沉浸式3D网站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植物根系生长动态、凋落物分解和土壤呼吸三个方面,向学生们展示了科研人员探索土壤碳循环的奇妙之旅。

(学校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