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不怕云贵川,就怕湖南这一关。”这句话,或许是许多跑长途司机的真实写照。



4月28日,一位货车司机途经湖南株洲官庄服务区,车子突然出现故障。

经验丰富的司机并没有选择服务区的汽修厂,而是叫来了自己熟悉的修车师傅。检查后发现,问题并不复杂,只需更换一个离合片即可继续上路。

就在修车师傅忙得满头大汗时,两个陌生男子走了过来。



其中一人身穿红色工作服,显然是服务区汽修厂的员工;另一人则穿着灰色卫衣、牛仔裤。二人一见到正在修车的师傅,便“下令”禁止现场维修,理由是“这里不允许私自修车”。

司机和修车师傅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图,为了避免冲突,司机上前与他们理论。



红衣男子一边嚷嚷“不能修”,一边试图干涉修车工作,而眼镜男直接“抢”走了车底下的零件,不允许修车继续进行。

当司机拿出手机准备报警时,这两名男子毫不慌张,嚣张地反呛:“你要报警就报警,打哪个电话都可以!”



事件发生后,司机将视频发布到网上。

想不到的是,这段视频很快被汽修厂员工投诉下架。汽修厂方面声称,服务区内的维修工作必须由他们进行,因为他们没有高速公路救援资格证,若发生事故,他们需要承担责任。



服务区方面也给出了所谓的“解释”:他们表示,不让外面的修车师傅修车,是因为一旦修车出了问题,责任会很麻烦。他们还强调,服务区内有自己的修车团队,司机应该选择官方指定的修车服务。

这个理由听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但仔细一想,问题就来了:修车这件事本来是司机和修车师傅之间的私人交易,出了问题也是他们之间协商,和服务区有什么关系呢?



这场争执最终报警处理。警察赶到后进行了调解,司机才被允许继续修车。但结果是:修车师傅可以继续修车,但服务区方面要求司机支付200块“修车场地费”。

对此,服务区负责人后来解释,这笔钱不是场地费,而是因为最后服务区的修车工和外面的师傅一起修车,所以才收了200块。这番说辞引发了更大的质疑:为什么司机自己叫的修车师傅,还要强行安排服务区的修车工参与?



这件事引发的讨论逐渐从服务区工作人员的嚣张态度,延伸到了整个服务区模式的运营问题。

有网友爆料,很多服务区并非由国家高速公司直接管理,而是外包给了第三方公司。这些承包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合同中几乎没有约束规则,导致服务区成了“谁能捞钱谁说了算”。



“连警察都不怕,后台肯定不简单。”

“服务区从来不服务,只会坑司机的钱!”

早年间,有些服务区甚至像黑社会一样明目张胆地收费:上厕所按次收费,卫生纸按张卖,餐厅更是“天价菜单”随处可见。近年来在国家整顿下有所收敛,但“修车收费”这种变相捞钱的行为依旧屡见不鲜。



国家高速公司仅管理少数服务区,而大部分服务区都交由第三方承包,监管难度极大。一些承包商为了利益最大化,完全无视司机的权益,还用“霸王条款”强制收费。

从恶意阻拦司机修车到嚣张收取“劳务费”,这起事件不只是个别工作人员的问题,还是整个服务区运营模式的缩影。面对网友的质疑和愤怒,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介入调查,还司机们一个公平公正的服务环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