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堂喜马拉雅极限越野跑
2025年6月13-15日,在世界屋脊所在地高原山脉,将迎来2025自然堂喜马拉雅极限越野跑,经过五年多的沉淀,越野跑终于回归雪域高原!这是今年世界越野跑社区的一件大事和喜事。
南迦巴瓦雪山、雅鲁藏布峡谷、云杉密林……比赛举办地林芝鲁朗如同神秘的磁石一样,吸引着各地的越野跑者!也让志愿者云集响应!
他们在黎明前巡检赛道,安放好每一处被露水浸透的指引旗;他们在入夜后,为选手亮起山脊上每一盏守候的补给站灯光;他们是支撑跑者闯过一路崎岖的温暖希望。
是志愿者的爱心与努力,焐热了整条赛道的温度。他们无私奉献时间、精力与技能,是2025自然堂喜马拉雅极限越野跑迈向成功的重要助力。
那么,究竟是什么缘份,让众多心怀大爱的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林芝鲁朗,相聚在2025自然堂喜马拉雅极限越野跑的赛场呢?
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罗建曚
没有杂念的纯粹热爱,我做志愿者的十年
来自重庆的罗建曚,是越野赛场上的熟面孔——因为她经常以旅游的名义,行走各地担任志愿者,尤其热衷参加西南地区的高海拔山地越野赛与西北地区的戈壁挑战赛。用罗建曚的话说,就是“没有杂念的纯粹热爱!”
志愿者:罗建曚
图源:采访对象本人提供
十多年前,罗建曚就开始为夹金山越野赛等一些高海拔的山地荒漠越野跑服务,从此走上了这条为爱发电的道路。她和自然堂喜马拉雅极限越野跑也有很深的缘分,2019年首届比赛她就当上了志愿者,负责补给与路标维护。多年后,罗建曚仍然记得当时的情形:“2019年,比赛突降大雪。大家都很担心运动员的状况,还好最终都平安无事。2020年,我在交通十分不便的雅依湖补给站,只能搭乘拖拉机到达,整个人像摇煤球一样,在牛粪烂泥路上颠簸。但是,我一直期待与自然堂喜马拉雅极限越野跑再续前缘!”
往届比赛中罗建曚为选手服务
图源:采访对象本人提供
今年,罗建曚希望能有机会到拜峰台站点服务,圆一个长久梦想。“因为这条原生态的赛道令人兴奋,特别美!我可以给大家补给和加油。另外,我有AHA急救证,当过马拉松急救跑者,也能简单应对紧急情况。”
罗玲
在空气最稀薄,最高,最美的地方服务,就是最幸运的事
同样持有急救证的罗玲,居住在成都,是罗建曚的妹妹。她是被姐姐带入这个圈子,成为了一名资深的高海拔山地越野跑比赛志愿者。她同样希望能在本次比赛中站上补给第一线。“我第一次担任志愿者是在2016年,觉得姐姐的比赛志愿者经历有趣,我就想感受一下。随后,我在2016夹金山越野赛、2023与2024云间花径越野赛与环四姑娘越野赛中都担任过志愿者,在赛道、补给站、起终点等岗位服务,最高上到过4200米左右的高度。我特别敬佩敢于挑战极限的勇敢者。在空气最稀薄,海拔最高,风景最美的地方为跑者服务,就是我最幸运的事。”
志愿者:罗玲
图源:采访对象本人提供
无论参赛与否,第一次前往高海拔山区,都需要保持足够的敬畏心。罗建曚的经验是,“首先要逐渐适应高度,克服高原反应,保证自身安全。然后才有可能享受运动或是完成工作。”罗玲开玩笑道,“也许我们这些经常上高海拔的志愿者,反而比跑者更适应高原。”所以当你在赛道上需要帮助时,不要犹豫,及时向他们求助。罗家姐妹希望所有跑者都能安全顺利地完赛,敬畏自然,享受自然。
李三群
我是这样在西藏助人为乐的
李三群同样来自川渝地区。作为旅行者,她曾两次去过西藏,但此次作为志愿者重返这里,她相信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志愿者:李三群
图源:采访对象本人提供
李三群自2022年以来,多次服务于高海拔长跑比赛。为了能在今年6月以更好的状态服务跑者,她报名了5月份进行的另一场西南高海拔比赛,提前适应高原服务的强度和难度。“2025自然堂喜马拉雅极限越野跑,海拔高,气压低,地形复杂,对志愿者也有挑战性,得讲求团队合作。当然,首先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还要有克服困难的能力和自信。”
除了身体上的准备外,李三群觉得更重要的是还要保持一颗“助人为乐”的心。“为跑者服务是我们志愿者的荣誉。不论承担什么服务工作,我都会以最热情的态度来迎接每一位跑者。”
自然堂喜马拉雅极限越野跑
罗建曚、罗玲与李三群,是2025自然堂喜马拉雅极限越野跑志愿者团队的缩影——他们是比赛赖以存在的基石、跑者最值得托付的伙伴,更是让越野跑在地球之巅涅槃重生的关键力量。每一位志愿者,都将竭尽所能,帮助勇敢的选手们冲向终点,安全完赛。
而在赛场上,当你见到驻守在各个岗位,维系比赛运营的志愿者时,也请不要吝惜你的微笑,一句“谢谢,辛苦了”,就能让温暖你的人,得到同样的温暖。(文章中所有人物照片均为采访对象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