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一件超暖心的事儿 发生在江海
旅居澳门的礼乐乡亲心系桑梓
不仅回乡探亲敬老
还开启专题调研
为侨乡老人谋幸福
必须点赞
为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深化“双百行动”校地合作机制,近日,江海区礼乐街道办事处联合澳门礼乐同乡会、五邑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以及澳门家国情怀历史学会,正式启动“澳门同胞助力侨乡老年福祉提升路径探究”专项调研项目。
立足当地人口老龄化加速的现实需求,该项目选取江海区礼乐敬和村作为研究样本,以敬和村60岁以上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口述访谈等科学方法,系统分析老年人生活状况、服务需求及急难愁盼问题。同时,聚焦“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侨胞回乡助力养老服务”和“银发经济产业”三大领域,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项目创新性地采用了“政侨校社”四方联动机制,将政府、侨胞、高校及社区等资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新探索出一种“政府搭台、侨胞助力、高校赋能、文化铸魂”的合作模式,既延续侨胞反哺桑梓传统,更探索出区域协同应对老龄化的实践路径,为湾区民生合作注入新动能。
陈婵 摄
“作为礼乐人,我们始终心系桑梓,持续关注家乡长者的生活境况。过去两年间,我坚持返乡探亲并亲自为乡亲长者发放慰问金。”澳门家国情怀历史学会会长麦瑞权表示,此次牵头并联合多方力量共同签订这个项目合作协议,其目的具有多重意义。
一方面,旨在通过深入调研与广泛交流,精准把握家乡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为家乡老年群体构建更加完善、贴心的养老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积极搭建资源对接平台,为在澳生活的老人回乡养老创造便利条件。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为国家“十五五”规划编制中养老服务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具有实践价值的参考依据,助力国家养老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陈婵 摄
礼乐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此项目签约合作既是“百千万工程”在基层的生动实践,更是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力量参与“银发经济社区化”的创新实践,有利于探索形成“调研—实践—推广”的良性循环,推动银发经济、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江门日报(记者/陈婵 通讯员/黄长好)
关注【江海高新发布】
读懂高新 关注江海
新闻资讯 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