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沸沸扬扬的中日友好医院肖医生和董小姐事件,大家都了解吗?
起因是中日友好医院肖飞的妻子递交了一封举报信,里面详列了肖飞婚后出轨多名女性、出轨规培医生董袭莹、帮董在医院违规操作、拉着董离开手术室扔下手术台上的病人40分钟等恶劣事件。
举报信内容
肖医生倒是手术室冲冠一怒为红颜了,我要是在场护士和麻醉台上的病人,是真得麻了……这种人也能配叫医生吗??这是人干的事吗??
随后大家顺着这名出轨对象董袭莹开挖,发现更惊人的内幕都在她这啊!
网上舆论已经从普通的出轨讨论,变成对教育公平甚至医生轻视患者生命安全的质疑,事情非常错综复杂,我深扒了一下董医生的学术之路,这就给大家梳理下!
1、董医生的速通学医路
在协和官方通稿中,董小姐是作为优秀案例出现的。哥大经济学本科、4+4医学试点班、毕业成为协和医学博士,名校海归+协和博 士光环拉满! 但深挖一下发现根本经不起深挖啊!
来自官方通稿
董袭莹的本科是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经济学专业。哥大确实是世界顶级名校,巴纳德学院也是哥大旗下的学院。网上有说这是三本野鸡学院,但我查了下它在全美211所文理学院的排名第14名,其实也不错的。但招生门槛确实低于哥大主校,不能以哥概全。
其次是让学经济的董小姐、变成医学博士的4+4医学试点班。
这个是协和推出的改革试点班,针对本科不是医学专业的同学,经过录取后你学4年医,出来就是协和医学博士了。这个制度是为了将多学科基因融入医学界。不过看介绍大学也得对生物、化学有学科基础,不知道董小姐学经济时有没有学到。
源自协和4+4项目介绍
招生条件我从截图了官网,大家可以自行对比你能不能上。
这里还有一个疑惑,董小姐是2019年入学协和4+4,我去翻了下2019年的U.S. News文理学院排名,巴纳德学院仅排名25?可能每年的入学要求也各不相同吧。
关键董医生学得咋样呢?她2019年到2023年在协和经历了4年医学博士培训,普通医学生动辄8年或者5+3+4共计12年的学医路,她4年就走完了,还包括疫情时期,不知道她学医上不上网课。
而神奇的是,她的博士论文开篇写的是妇科影像相关
博士论文的指导导师是骨科大拿
学位是内科博士
还是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的一作
此外根据前面爆料,她现职为泌尿外科住院医师。真是一位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啊!而这一切的成就,她只用了4年时间,这才是真正的天降神童吧,华佗扁鹊加在一起都不如她。
2、董医生的学术成果一览
深挖董医生的学术成果,也是叹为观止。我找到了董医生的博士毕业论文,细看了一下我都快崩溃了。
整个博士论文一共就三章啊?我本科论文都比这个长!一般博士论文第一章绪论,二三四五章是具体工作,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董博士只用三章,加上开头致谢独创性声明使用授权书一共61页就搞定了?!
再细看,她先用12页讲完了宫颈癌检测成果,再用17页讲完了乳腺癌的骨转移成果,其实她的博士论文部分到这29页就完结了!后面就是参考文献了!
后面那个16页的第三章,是一个英文综述,并不是她的科研成果。我不太了解医学领域,是医学博士论文固定就有这么个环节,还是说不加这个综述的话论文打印出来的厚度不足以在书脊上写题目?
我看着我那139页的博士论文嘴都气歪了。
而这篇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n bladder cancer 》也很有趣。董袭莹作为一个2023年5月才毕业的学生,在同年的五月,居然就成为了这篇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的一作。对董小姐来说,真是一个丰收的五月啊!
凡是写过论文的,都明白一作在众多作者中的份量!那董具体做了什么呢?作者贡献部分写的是,董承担了翻译工作,甚至她的翻译还不是独立完成的,后面还跟着俩人...
图片来源研途指南
这就名 列一作了?好家伙所有翻译软件AI工具都有资格给一作了吧? 这种拿一作方式我只敢在做科研狗美梦时畅想过...
看到这,一个在美四年经济学学成归来,四年速成顶级医学博士研究成果遍布妇科骨科内科膀胱癌的天才医学生形象,已然立住。
3、董医生的超强医院特权
毕业后,董医生又在医院享受超强特权。根据举报内容,她本来应该从胸外科转到脊柱外科,但不想转。于是肖飞医生和骨科教秘打招呼,被拒。她又通过个人关系,联系了两位主任达到目的。这背景和实力,令人叹为观止!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和肖飞大吵的麻大夫还是盘尼西林的乐队成员。白天行医对抗业内黑幕,晚上还能玩乐队,好强!
在手术台上,董因为和护士起争执,肖飞直接带着董离开手术台40分钟,还好有一名格格巫护士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很刚很顶!
这位肖飞医生,是不是把自己带入什么医学霸总了啊?综合看来,把病人晾在手术台、多次出轨、帮董进行违规操作、还想抢原配房子抚养权...这人真是集所有渣于一体,医德和个人道德都极其低劣的水平。
董医生的“注水”学医之路,令人触目惊心。如果专业能力不足者竟能一路绿灯,跻身国内顶级医院的手术台,这不仅是对寒窗苦读数十载的医学生的羞辱,是对熬夜加班、连口热饭都吃不上的规培生的践踏,更是对无数在科研与临床中挣扎求生的博士生群体的不公。
而最不可容忍的是——这是对患者生命的极端漠视。
希望关于整件事能有更加明确的调查结果,别让讨论止步于讨论。
别让讨论止步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