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店开业、跟着赛事去旅行、凭演出门票可免费参观景点……

多个旅游预订平台发布的预测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业将延续复苏势头,消费活力将持续释放。

在特殊背景下,各地政府陆续出台方案,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抢抓“五一”消费旺季。

背景特殊

之所以说背景特殊,是因为今年“五一”提振消费背后叠加多重因素。

其一,这是劳动节放假天数增加后的首个“五一”。

去年11月,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改,劳动节放假增加到2天。网友青睐的“请4休11”方式,让假期时间大大延长。

其二,多地出台提振消费行动方案后,迎来首个长假“实战”。

4月中下旬,安徽、吉林、辽宁和河北等地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上海、广东等地的政府常务会议也审议了各自的行动方案。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或将成为这些地方开启“实战”的好时机。

其三,一季度实现“开门稳”“开门红”后,多个地方提出二季度要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双过半”目标,任务艰巨。

经济挑大梁的省份同时也是外贸强省和假期旅游热门目的地。出口转内销是外贸企业解决燃眉之急的渠道之一,抢抓“五一”假期提振消费,将是应对困难的重要手段。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毛中根的研究认为,假日经济通过集中释放消费需求,极大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力。这种集中消费行为不仅能增加短期消费活力,也可能成为居民长期消费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发展假日经济还有助于推动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如文旅消费链条的拉长、跨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化等。

首发经济

梳理各地发布的方案和做法,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看出,各地抢抓“五一”消费旺季的思路。

从供给角度看,各地在提升数量的基础上,也注重提升质量。有两个关键词:“首发”和“融合”。

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首发经济”成为热词。

上海在今年3月发布了“首发上海3.0”政策。4月30日,第六届上海“五五购物节”启动,活动将持续到6月末,聚焦节假日消费,并将首次举办银发生活节,围绕银发族的“食、住、游”开展系列活动;首次举办萌宠欢乐节,形成宠物趣味的特色消费场景;首次举办龙舟上河图,复刻清明上河图繁荣商业景象,围绕“龙舟”文化,设置沉浸式打卡路线,构建互动演绎大型场景。



△上海商业文旅地标环球港为“五五购物节”预热举办众多促销活动。中新社发 陈玉宇 摄

在北京,多个首店首展将推出。包括“侯府宴”中国首店,黑珍珠川味文化会客厅“有雲”北京首店,“诸如是”北京首店,《山海经·不舍昼夜》数字艺术首展,马克欧帛罗(Marc O’Polo)春日系列·全国首展等。

福建省商务厅开展精品首发活动。设立专项资金,对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给予奖励,鼓励优质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和新技术,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培育一批首发中心、首发经济集聚区。

场景融合

场景融合有两层含义:多元化场景、有机融合。具体看来,目前有三个主要形式:

一是商圈融合。

北京将举办前门国风节,将以北京中轴线文化为核心,联动老字号、非遗大师及工作室、国潮品牌,推出“可逛、可玩、可买、可享”的京味潮生活场景。



△图源:“文旅北京”微信公众号

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将购物空间与城市公园进行了有机融合,营造出独特消费环境。

上海全市商圈、商街、商场,将通过商业与文化、旅游、体育、绿化、景观、灯光等融合联动,重点打造“商圈精品推广节”。南京东路、淮海中路、豫园、南京西路、陆家嘴、徐家汇、中山公园、五角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等9个商圈,近百个商场,约3600个品牌,推出好货不贵的精品优品。

合肥市庐阳区打造全国首个数字消费与AI文旅互动街区,通过城市IP“庐小胖”形象焕新、上线“数字导游”。

二是业态融合。

福建将打造“演艺+旅游+美食”“一路山海一路歌”“跟着电影品美食”“八闽名赛”“体育赛事进商圈、进景区、进街区”“银发旅游列车”等新消费场景。

内蒙古发布了“五一”期间体育赛事活动目录,共有“2025ITF国际男子网球巡回赛·包头站”等体育赛事及相关活动102项。各盟市将持续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三进”(进街区、进景区、进商圈)和“乐享精彩赛事寻味中华美食”活动促消费系列活动。

银川将在5月3日至4日举办2025银川超级音乐节,邀请陈慧娴、张震岳、万妮达等17名艺人(乐队)献唱银川。通过明星效应吸引周边省市乃至全国的粉丝群体前来观演。

成都发布“凭演出门票实名免费参观”活动。凭林忆莲、潘玮柏、韩红等9场演出活动的门票,可免费参观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

三是融合线上。

上海将举办2025上海数字生活节。推出“数字生活”“品质直播”“数字商圈”“数字文旅”“数商兴农”等系列促消费活动。

“第七届双品网购节”(深圳)活动于4月28日启动。推出“品质电商·深品优购”等五大主题系列活动和N场商家促销。

哈尔滨推出“好物专区+直播带货+美食推介”活动,邀请三农头部主播开展直播带货,推介五常大米、大豆油等本地品牌。

需求刺激

从需求角度看,也有两个关键词:

一是“力度”。

今年上海“五五购物节”,是六年来消费补贴政策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届,从家电到汽车、从商品到服务,从国内消费者到入境游客,形成全方位支持。

为助力消费者假期“买买买”,河南省在4月30日发放第一期“乐购河南”餐饮零售消费券,本期安排资金5000万元。

山东发布了文旅消费优惠政策大礼包,总优惠促消费额度达3亿元,预计直接拉动消费达300亿元以上。

黑龙江将以“五一”假日为节点,推出“以旧换新消费季”等省级消费活动,以及市(地)级促消费活动120余场。活动同期计划配套发放政府消费券5000余万元。

二是“体验”。

例如,哈尔滨通过政府培训+协会引导+企业出招,让游客舒适畅购过“五一”。对住宿餐饮企业员工进行岗位培训;餐饮和住宿行业协会推行服务保障标准,实现吃得更放心、住得更安;里道斯、马迭尔、老鼎丰等老字号企业,将准备特色伴手礼,为假日消费增添温情。

济宁聚焦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2个方面9类问题,集中开展“整治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曲阜在三孔等重点景区周边储备停车位1.5万余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免费提供车位2205个,划定应急免费停车位7450个,方便游客就近、快捷停放车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