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春末的一个黄昏,上海霞飞路的一间僻静咖啡馆内,周恩来面色凝重,指尖轻敲桌面。

他刚刚收到龙潭三杰之一钱壮飞冒险传出的情报:顾顺章已在武汉叛变。

「这下麻烦大了,中央特科副手居然倒戈,后果不堪设想。」陈赓压低声音说道。

周恩来果断下令:「立即转移所有机关,通知同志们。」他沉默片刻,手指停在杯沿,似乎在思考什么,」奇怪的是,为什么至今没有消息说他提及'一号机密'?」

那份记录着中共从创建之初全部核心文件的「一号机密」,副本正是由顾顺章经手保管。

叛徒顾顺章到底是怎样的人?

他为什么没有将这批文件交给国民党?



从街头混混到赤色特工

1907年初春,江苏宝山的一个贫困农家迎来了男婴顾顺章。这个日后让中共高层胆战心惊的叛徒,出生时并无异常。

男孩自幼父亲早逝,随母亲相依为命。十四岁那年,他告别了目不识丁的母亲,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小船,怀揣着对大城市的向往与期待。

命运的巧合,初到上海的第一天,瘦弱的顾顺章就被码头上的几个流氓拦住,被强行勒索了身上仅有的几个铜板。

他站在陌生的码头上,口袋空空,脸上的淤青还在隐隐作痛。

但他没有退缩。

在拜访了家乡的一位远房表叔后,他在对方的引荐下拜了武师学艺。

每天凌晨,当上海滩上的纸醉金迷还未散尽,顾顺章已经开始在黄浦江边打桩踢腿。

他的武师常对身边人评价这个少年悟性不错,而且特别能吃苦。

除了拳脚功夫,顾顺章还对街头艺人的魔术手法着了迷。

他常常看一场表演,回去就在小屋里反复练习,有时为了弄明白一个障眼法,能连续几天不吃不睡。

或许是这种近乎偏执的执着成就了他后来的事业,还是这种性格也埋下了他日后人生的隐患?

1923年,身怀一身功夫的顾顺章已在码头上小有名气。在那个帮会势力割据的时代,他很快被青帮相中,成为了一名外围成员。

顾顺章对刚认识的工友们说,加入青帮并非为了欺负人,而是想保护劳动人民。

也许他真的相信这一点。也许他只是需要一个借口。也许这两种想法在他心中并存。我们无从得知。

同年,顾顺章在上海一家英资烟草厂找到了工作。这家工厂工人众多,条件恶劣,却是地下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基地。

年轻的李立三和向警予就在此秘密发展革命力量。

向警予曾对李立三提起顾顺章的特别之处。他虽是青帮成员,却是站在工人一边与资方对抗。

1924年9月,工厂无理由地将工人工资降低了三成。愤怒的工人们群情激奋,却又担心遭到报复。

在工人集会上,顾顺章猛地拍案而起,率先发声反对资本家的压榨,并组织了罢工抗议。

罢工当天,英国资方勾结上海巡捕房,前来镇压。顾顺章站在最前线,结果被几个巡捕合力打倒,浑身是血地被拖进了监狱。

李立三得知后,担心这个有潜力的年轻人会死在狱中,组织立即筹措资金,通过关系将奄奄一息的顾顺章救了出来。

在医院的病床上,顾顺章看着前来探望的李立三和向警予,眼中闪烁着感激和坚定。他当即表达了加入共产党的愿望。

他说:「只有共产党才是真心为工人阶级谋利益的,而国民党的那套冠冕堂皇的东西都是空话。」

只是后来再看这话这些话,是否发自内心,谁又能说得清呢?

1925年初,年仅18岁的顾顺章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由李立三和向警予担任入党介绍人。这个曾经的街头少年,就这样踏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五卅运动」爆发后,顾顺章因为身手敏捷、警觉性高,被组织安排担任苏联顾问鲍罗廷的贴身保镖。

他日夜不离,随时准备用自己的身体为革命挡下子弹。鲍罗廷评价这位年轻的保镖虽然沉默寡言,但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和忠诚。

1926年初,组织决定派顾顺章和陈赓等人前往苏联接受专业培训。

在莫斯科,顾顺章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特工技能:侦查、跟踪、密码、化妆、射击、爆破,甚至包括催眠术和快速毒药配制。

课程结束后,顾顺章曾在一次实战演习中,独自潜入一个设有重重警备的「敌方」基地,不仅完成了任务,还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全身而退。

这一壮举让所有教官都刮目相看。

在学习过程中,他显示出惊人的天赋。他比其他人学得快,总能举一反三,创造出新的应用方式。有些技能,他甚至超越了教官。

苏联教官惊讶于他的学习能力,从未见过如此刻苦的学员。不是所有人都天生适合这行。但顾顺章似乎生来就是为了这个。

究竟是什么让一个人如此适合秘密工作?是天赋,还是某种内在的特质?

顾顺章身上似乎有着一种特殊的气质,能够自如地在不同角色间切换,既能成为革命者,也能成为叛徒。

1927年底,学成归来的顾顺章已经成为一名全能特工。



他统领上海工人纠察队,在「八七会议」后被选为中央政治局临时委员和交通局局长,负责建立党的秘密行动队伍。

1928年的党的六大上,31岁的顾顺章成为中央政治局正式委员,并出任「中央特科」的二号人物,仅次于总负责人周恩来。

他的崛起势如破竹,让许多老党员都感到惊讶。

周恩来向顾顺章表达了组建一支能为党除奸队伍的需求,强调叛徒的存在就像一把悬在同志们头上的刀。

顾顺章接过任务,承诺将做好这项工作,亲自组建并领导了「中央特科」的行动科——红队。

后来被捕的国民党特务头子万亚刚评价顾顺章表面上温文尔雅,实际上心狠手辣,计划周密,行动果断。

有人说他温文尔雅,有人说他心狠手辣。或许两者都是真的。人性的复杂,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

1928年4月25日,上海租界内,一场热闹的婚礼队伍正经过一处公寓。

突然,爆竹声中,四个身影快速冲入公寓。领头的正是顾顺章和陈赓。他们冷声宣布叛徒何家兴出卖革命同志,今天是来偿命的。

几声闷响过后,何家兴当场毙命。他的妻子贺稚华被击中面部,右眼被打瞎。

这名曾是朱德妻子、朱敏母亲的女人,此后精神错乱,再也不能危害革命事业。

红队的名声从此响彻上海滩。敌人闻风丧胆,同志们却心生敬畏。

1929年8月,优秀的革命领袖彭湃被叛变的白鑫出卖后英勇牺牲。

白鑫逃到了国民党上海党部常委范争波的住所,准备逃往南京。周恩来向顾顺章强调必须抓住这个叛徒。

顾顺章带领红队进行了周密部署。

11月11日晚,当白鑫刚刚走出大门的一刻,红队队员从四面八方冲出,白鑫、范争波的弟弟、司机、保镖和一名巡捕同时倒在血泊中。

法医在验尸时发现,白鑫头部有三颗子弹打出的四个弹孔——三发子弹从不同方向射入,却从同一个位置穿出。

这种惊人的默契和精准,让红队的威名更加显赫。

在顾顺章的领导下,红队先后处决了一百多名叛徒,成为白色恐怖下保护党组织的尖刀。

只是,一把尖刀,总是双刃的。

从赤色尖刀到最大叛徒

周恩来曾多次在会议上强调特科同志要以身作则,不能有半点腐化。

特殊的工作性质要求特殊的纪律。但随着地位的提高,顾顺章的生活作风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一开始是偶尔光顾舞厅,后来发展到出入高级酒楼、吸食鸦片,甚至出手打骂自己的妻子。

曾经那个为工人权益冲锋陷阵的青年,如今却享受起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周恩来曾在一次谈话中严肃批评顾顺章,指出作为特科的二把手,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安全。顾顺章表面上接受批评,私底下却越发不满。

「我为党出生入死这么多年,连放松一下都不行。」他对一个亲信抱怨说。

这句话背后,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变化?

是长期秘密工作的压力所致,还是权力带来的腐蚀?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的变化,有时连当事人自己都难以察觉。

1930年底,组织决定将顾顺章暂时调离中央特科,改派其他工作。

这个决定让顾顺章心中的不满达到了顶点。他在与周恩来的谈话中表示不是反对组织决定,但认为特科的工作自己还能继续做好。

周恩来看着面前这个曾经坚定的革命战士,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但还是相信组织的力量能够感化他。

他告诉顾顺章,暂时的调整是为了让他有时间反思和调整,党相信他能够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有时候,我们对亲近的人总是抱有过分的信任。越是信任,失望也越深。

但周恩来不会想到,顾顺章心中已经埋下了更可怕的种子。背叛,有时也是一步步积累的结果。

1931年春季,周恩来派顾顺章护送张国焘前往鄂豫皖苏区。

任务完成后,按照组织安排,顾顺章应该立即返回上海。然而,顾顺章却回电表示想在武汉多待几天。

周恩来严肃回电,提醒武汉形势复杂,敌人耳目众多,不宜久留。

但顾顺章置若罔闻,不仅滞留武汉,还开始在茶馆、戏院等公共场所以「化广齐」的化名公开表演魔术,引得观众啧啧称奇。

顾顺章表面上是为了赚钱,实际上却是在故意暴露自己。这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还是另有图谋?

魔术师的最后一场魔术,也许是让自己消失。果然一个曾在上海见过他的叛徒认出了他,立即向武汉绥靖公署侦探科报告。

1931年4月24日,顾顺章被捕。

出人意料的是,他没等审讯就主动要求见武汉绥靖公署的负责人,声称可以告诉他们所有共产党的秘密,但要求见蒋介石本人。

叛变之快,令人咋舌。这是事先计划好的?还是临时决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