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有人在吗?水管裂了!"

物业经理用钥匙敲打着502室的防盗门,无人应答。

十分钟后,警察破门而入,手电筒的光束照亮室内,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眼前的一幕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01

程雪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崭露头角,二十七岁拿下博士学位,二十九岁已是副教授,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

她的博士论文《沉浸式虚拟现实对人类认知结构的长期影响》获得国家优秀学位论文奖,引发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程教授属于那种真正的天才,她的思维方式与常人不同。"曾经的同事张教授回忆道,"上课时神采飞扬,下课后却极少与人交流,就像切换了人格。"

在实验室里,程雪经常工作到深夜。

学生们习惯看到实验室的灯亮到凌晨,却很少有人见到她吃饭或休息。

"她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对虚拟现实技术有着近乎痴迷的热情。"一位曾经的研究生说。

王教授是程雪的博士导师,也是少数能理解她的人。实验室里,他常看到程雪深夜伏案工作,屏幕上跳动的代码映在她专注的脸上。

"非常有天赋的学生,思维方式独特,专注力惊人。她常说,未来人类将突破物理限制,意识可以在数字和现实之间自由穿梭。"

没人想到,程雪会用自己的身体来实践这一理论。

变故发生在八年前的一个平常秋日。

程雪的父母在回家途中遭遇车祸,双双离世。

那是周五下午,程雪正在给本科生上课,关于虚拟现实中的触觉反馈系统。

课间休息时,她接到了交警的电话,匆匆离开教室,再也没有回来。

三天后,系办公室收到了她的辞职信,只有简短几行:

"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在校一切职务。感谢多年栽培,深表歉意。"

这突如其来的辞职让整个系里震惊不已。

程雪刚刚获得一项重要的科研经费资助,新学期的课程安排也已确定。

没有人理解她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

王教授亲自前往程雪的住处探望,敲了整整半小时的门,却无人应答。

"我听到里面有轻微的脚步声,但她就是不开门。"王教授回忆道,"我只好在门缝里塞了张纸条,告诉她无论什么时候需要帮助都可以联系我。"

纸条被从里面拿走了,但程雪再也没有联系过任何人。



王教授后来在程雪的日志中发现一行字:如果他们无法回来,我就去他们的世界。

02

花园湾小区是典型的中产社区。

就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小区里,502室的程雪开始了她不为人知的隐居生活。

第一年,她还会定期网购食物和生活用品。

小区保安偶尔能看到她深夜出门扔垃圾,总是戴着口罩和帽子,行色匆匆。

"那女孩儿看起来不太对劲。"保安老李对同事说,"走路的姿势很僵硬,像是很久没活动过筋骨。"

第二年,她的购物频率明显下降。

快递员记得最后一次见到她开门是在一个雨夜。

"她只露出半张脸,手在发抖,接过快递就迅速关门。眼睛很红,像是很久没睡觉。"

从那以后,所有的快递都无人签收。

外卖在门口积累,最终被清洁工处理掉。

水电费和物业费却从不拖欠,总是在每月固定日期通过网银自动转账。

楼下的邻居李阿姨最关心程雪的情况。

"那孩子从搬进来就很安静,但以前还会点头问好。我记得她父母来看过她几次,看起来是知识分子家庭,特别有礼貌。"

李阿姨叹了口气:"后来听说她父母在车祸中去世了,那孩子大受打击。从那以后,她就更少出门了,变得更加沉默。"

小区里的猜测越来越多。

"我觉得她可能患了严重的抑郁症。"李阿姨在小区花园的长椅上说。

"现在年轻人压力太大了,尤其是那些高学历的,想得太多,扛不住啊。"

"上次见到她出门,还是八年前,那会儿智能手机都没现在这么薄。"

"要么就是在网上欠了一屁股网贷,不敢出门见人。"楼上王先生插嘴道。

还有人猜测更为离奇。

"会不会已经......你们懂的。"一位新搬来的住户小声说。

"不可能,我经常经过她家门口,没闻到什么异味。"李阿姨立刻反驳。

小区里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却没人真正了解502室内发生的事情。

事实上,程雪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实验。

她的日志详细记录了这一过程。

"项目日志:第1天。今天开始正式测试沉浸式VR系统的长期效应。初步目标是每天沉浸12小时,观察认知和感知的变化。"

第一个月,程雪仍保持着基本的生活规律。

白天进入虚拟世界,夜晚返回现实,记录数据,调整设备。

第三个月,她将沉浸时间延长到每天18小时。

"项目日志:第87天。连续沉浸18小时后,开始出现现实与虚拟界限模糊的情况。醒来时,有5-10秒无法确定自己身处哪个世界。这正是我期待的效果。"

第六个月,她设计了自动供水和营养液注射系统,使沉浸时间得以进一步延长。

"项目日志:第189天。实现了72小时不间断沉浸。在虚拟世界中重建了童年的家,与虚拟父母共度了一个'周末'。情感反应强烈,几乎无法自拔。"

一年后。

她在日志中写道:"第365天,父母住在复刻的老房子里,连窗台上的绿萝都和现实一样——那是她母亲生前养的。"

随着时间推移,她的日志更新频率降低,语气也越来越怪异。

"现实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有时候我分不清哪个更真实——现实,还是我创造的数字世界。也许这就是目的,当两个世界的界限消失,人类意识就可以真正超越肉体的限制。"

项目第三年,程雪的日志中出现了更为惊人的内容。

"我开始在虚拟世界中见到已故的父母。他们看起来如此真实,我们交谈,拥抱,就像他们从未离开过。也许这不仅仅是我的想象,而是意识通过数字媒介连接到了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存在层面。"



"项目进展:第2920天。虚拟世界构建已达到99.7%真实度。大脑适应性测试完成,可以进行最终阶段试验。当物理身体只是意识的载体,而非限制时,人类将迎来真正的进化。"

这是她在被发现前三天写下的最后一条记录。

03

突如其来的水管爆裂打破了小区的平静。

水从天花板渗出,形成黄色的水渍痕迹,逐渐扩大。

程雪家的门缝下也开始流出水,走廊上很快形成了一片小水洼。

"我得通知502室!"物业经理张师傅敲着门大喊,"程小姐,您家可能进水了,我们需要检查管道情况!"

几分钟过去了,门内依然没有任何动静。

"万一里面出了人命,我们都担责任。"

在多方考虑后,物业联系了社区居委会和警方,共同商讨对策。

居委会通过街道办的协助,找到了程雪在人事档案中留下的紧急联系人信息——她的姑姑。

"我已经八年没见过她了,自从她父母去世后,她几乎断绝了所有亲戚关系。"姑姑在电话那头说道,声音中带着无奈。

姑姑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程雪曾经有过严重的社交恐惧症,在高中时期接受过心理治疗。

"她爸妈对她要求特别高,从小就是尖子生,压力太大了。高二那年她出现了严重的焦虑症状,不敢去学校,害怕见人,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经过治疗,情况好转了,后来考上了重点大学,我们都以为那段经历过去了。没想到父母的意外可能重新触发了她的心理问题。"

得知这一情况,居委会更加担忧了。

"如果真的是精神健康问题,那这种长期隔绝外界的状态对她非常不利。考虑到她的人身安全和楼内其他住户的公共安全,我们有责任介入。"

警方接到社区居委会的报告后,高度重视这一情况。

"程小姐,我是派出所老陈。您家漏水了,我们担心出事,能开个门吗?"

陈警官的声音洪亮。

一分钟过去了,屋内毫无动静。

小王警官把耳朵贴在门上,仔细聆听屋内的声音。

"队长,里面好像有电子设备运转的声音,还有非常轻微的呼吸声。"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陈警官继续喊话:"程小姐,我们能听到您在里面。请您开门配合我们的工作。如果您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提供帮助。如果您再不回应,我们将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破门而入。"

喊话持续了将近半小时,门内依然没有任何回应。

在确认法律程序没有问题后,陈警官决定强制破门。

"再给五分钟,如果还没反应,我们就破门。"

这五分钟格外漫长。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期待着奇迹发生,门能从里面打开。

"时间到了。"陈警官下令破门。

最终,他们只能破坏门板,制造了一个足够一个人钻过的洞口。

陈警官小心翼翼地探头往里看。

屋内漆黑一片。

他打开手电筒,光束穿过黑暗,照亮了环形操作台上的一个画面。

边上椅子上的人形轮廓微微晃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