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安市国土空间规划获批后,各区县开发区的国土空间规划何时确定成为了大众期盼的焦点。
根据官方所表态的进度,西安市以“片区化”方式推进详细规划编制,已经优先完成了古都核心区、东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北部片区、高新片区、西咸新区五大重点片区详细规划编制,形成示范效应。
4月伊始,随着临潼区国土空间规划公示后,开启了西安10个外围片区详细规划编制的公示历程,此前已有临潼区、航天基地、阎良区(含航空基地)、长安区(自管区)、浐灞国际港外围片区等六个外围片区公示。
而在4月的最后一天,西安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官网公示了,灞桥区(自管区)、鄠邑区(自管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蓝田)、新型城镇化发展区(周至)等四个外围片区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
至此,西安10个外围片区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已全部公示。
XI'
AN
鄠邑区(自管区)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新区
鄠邑区位于西安市西南区域,西接周至,东临西咸新区、高新区,北至渭河,南以秦岭保护线为界。
按照《西安市功能体系与布局规划》,本次规划范围位于国家科学与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区。规划编制范围总面积约366.18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内规划编制面积约56.77平方公里,包含28个城镇单元。
本次重点编制鄠邑区中心城区、集中城镇区20个城镇单元,其中重要发展单元3个、城市更新单元2个、新增建设单元2个、一般单元13个,开发边界内用地面积48.71平方公里。
该片区的目标定位为:
衔接《西安市功能体系与布局规划》,发挥“双中心”产业综合发展区引领作用,聚焦城市核心功能、深化科技创新职能、提升城乡建设品质。
以西安都市圈综合性新城、“国家科学与科技创新中心”拓展区、现代化品质新区为定位,以现代化、智能化、生态化为导向,打造一个集高端产业、高端人才、高端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
以引领产业创新、推动城市发展为使命,致力于构建全方位、高品质的生活服务体系,以满足人们对于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以现状工业园区为基础,结合鄠邑区优势的科教创新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持续激发鄠邑区发展活力。
将鄠邑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的品质鄠邑、生产强劲的产业鄠邑、全龄友好的幸福鄠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新区。
用地布局方面:
西安市鄠邑区(自管区)本次规划范围内规划居住用地约14.37平方公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约6.92平方公里,商业服务业用地约2.39平方公里,工矿用地约10.58平方公里,仓储用地约0.09平方公里,交通运输用地约7.67平方公里,公用设施用地约0.43平方公里,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约4.2平方公里,特殊用地约0.16平方公里,留白用地约0.88平方公里,陆地水域约0.04平方公里,混合用地0.98平方公里。
鄠邑区规划路网整体呈方格网布局,形成以高快速路、国省道为骨干,主干路/县道为主体的“十二横十纵”的骨架路网体系。
十二横:康竹路、G310、文涝路、西鄠快速路、古城路、渼陂路、丰京路、吕公路、G344、鄠周眉高速、滦白路、S107。
十纵:神白路、甘曹路、渭涝路、渭天路、涝滨路、西苑路、娄敬路、人民路、东灵路-东城南路、大庞路。
1、对外搭建 “东西贯通、向北畅联”的骨干路网:
(1)东西向规划9条连通路连通“西安市中心城区-鄠邑-周至”:包括滨河大道、康竹路、G310、西鄠快速路、丰京路-安哑路、G344、鄠周眉高速、滦白路,S107;
(2)南北向规划6条联通路连通“西咸、咸阳”:包括甘曹路、渭机路、东灵路、大庞路、外环高速、沣渭大道。
2、鄠邑区规划路网整体呈方格网布局,形成以高快速路、国省道为骨干,主干路/县乡道为主体的“14横12纵”的骨架路网体系。
14横:滨河大道、康竹路、G310、文涝路、西鄠快速路、古城路、渼陂路、丰京路、吕公路、京昆高速、G344、鄠周眉高速、滦白路、S107;
12纵:神白路、甘曹路、渭涝路、渭天路、涝滨路、渭机路、西苑路、X228、娄敬路、人民路、东灵路、大庞路。
XI'
AN
灞桥区(自管区)
活力门户 新彩灞桥
按照《西安市功能体系与布局规划》,西安市灞桥区(自管区)位于东部双向开放引领区范围内,北跨陇海铁路与浐灞国际港和临潼区相邻,西至浐河和东三环,南接长安区,东接临潼区和蓝田县。
规划编制范围总面积约189.67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内规划编制面积约67.15平方公里,包含28个单元,其中新增建设单元5个、城市更新单元8个、重要发展单元5个、一般单元10个。
该片区的目标定位为:
以“活力门户、新彩灞桥”为发展目标,以航天动力、高端装备制造、新型纺织、生物医药为产业抓手,汇聚枢纽服务、科技研发生产、品质居住、生态文旅服务等功能,致力于打造“西安老城新治提升样板区、西安枢纽经济创新驱动区、西安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西安城乡融合振兴引领区”。
用地布局方面:
西安市灞桥区(自管区)规划城镇住宅用地面积19.27平方公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约7.10平方公里、商业服务业用地3.93平方公里、工矿用地8.68平方公里、仓储用地约0.64平方公里,交通运输用地15.29平方公里、公用设施用地1.71平方公里、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8.01平方公里、特殊用地1.71平方公里、留白用地0.81平方公里。
规划结合灞桥区(自管区)道路现状及上位规划要求,构建高快畅达的道路交通体系,形成“四高四快”的高快速路体系、“七横四纵”的主干路体系、“两国一省”的公路体系。
高快速路:“四高”分别为绕城高速、东快速干道-连霍高速、沪陕高速、福银高速;“四快”分别为东三环、东城大道、长乐东路、新兴南路。
主干路:“七横”分别为柳新路、祥云路、韩森东路、咸宁路、毛西公路、神鹿大道、东长安街东延伸;“四纵”分别为半引路、纺渭路、世博大道、长平路。
公路:“两国”分别为210国道和312国道;“一省”为101省道。
XI'
AN
新型城镇化发展区(蓝田)
西安都市圈节点城市
西安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区(蓝田)位于西安市东南片区,西与长安、灞桥接壤,北与临潼、渭南衔接,东与商洛为邻。
本次规划编制范围为集中建设区,规划编制范围总面积约68.40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内规划编制面积约26.59平方公里(2024年蓝田县第2次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后规模),包含10个单元,其中城市更新单元1个,一般单元9个。
该片区的目标定位为:
蓝田县承接省市战略要求,立足县域本底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和历史人文特色,规划确定蓝田战略定位为:西安都市圈节点城市、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生态康养宜居示范区。
用地布局方面:
西安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区(蓝田)集中建设区规划居住用地约8.02平方公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约1.86平方公里,商业服务业用地约2.18平方公里,工矿用地约7.13平方公里,仓储用地约0.41平方公里,交通运输用地约3.13平方公里,公用设施用地约0.30平方公里,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约2.14平方公里,特殊用地约1平方公里,留白用地约0.42平方公里。
蓝田县范围内现状路网较为完善,规划以内联外通,体系分明为原则,合理划分道路等级,构建结构清晰、功能各异的道路网体系;高等级道路以提高机动化交通运行效率为重点,注重通达性与快捷性,形成跨区域快速通行的廊道;推进312国道、长坪路扩容改造,提升蓝新路道路通行能力和通行环境,形成蓝田县范围内骨架路网呈“三纵七横”的格局。
三纵分别为长坪路-迎宾路、蓝新路、滋水路-沪霍线;
七横分别为五羊路-白羊路、温泉路、北环路、向阳路、县门街、长坪东路、蓝水路。
蓝田县内部之间的交通通过“三纵七横”骨架路网强化区域联系。
XI'
AN
新型城镇化发展区(周至县)
承载城乡融合、新型工业化、文旅融合
西安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区(周至县)位于西安市西部,东邻国家科学与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区,南邻秦岭生态保护示范区,北抵渭河,西接宝鸡市眉县。
本次规划的研究范围为西安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区(周至县)中的集中建设区,规划编制范围总面积约37.57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内规划编制面积约27.60平方公里,共涉及15个单元,其中重要发展单元1个、新增建设单元2个、城市更新单元1个、一般单元11个。
该片区的目标定位为:
西安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区(周至县)是承载城乡融合、新型工业化、文旅融合的聚集区。重点增强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城乡生活品质与农业产业现代化能力,推进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
用地布局方面:
西安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区(周至县)规划居住用地约6.55平方公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约3.13平方公里,商业服务业用地约2.91平方公里,工矿用地约7.71平方公里,仓储用地约0.45平方公里,交通运输用地约3.99平方公里,公用设施用地约0.32平方公里,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约1.80平方公里,特殊用地约0.03平方公里,留白用地约0.69平方公里,陆地水域约0.01平方公里,混合用地已按混合类型计入用地子项统计。
落实市域重大交通廊道,加强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提升片区联系,构建外联内畅、级配合理、疏密有致的道路系统。
规划高速公路2条,分别为鄠周眉高速和乾武周高速;
国省道4条,分别为G310、G108、S517和S107;
片区路网结构呈方格网,规划干路包括环城北路、中心街、工业路、环城南路、规划一路、环城西路、太白路、文景路、苗圃大道、杨哑路、楼观路、六曲路、集财路、财神大道、集贤大道、尚九路和尚龙大道。
IXIAN.CN
市级各片区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是落实城市整体发展蓝图的关键环节。它以“多规合一”为基础,将总体规划的目标细化到具体片区,通过功能传导明确各区域的主导产业、生态保护要求和公共服务布局,确保城市核心功能精准落地。
如今,西安五大重点片区和10大外围片区规划已全部公示,接下来,各片区的产业布局和基建建设也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后续,我们会根据各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图所透露的产业、轨道等方面的信息,为大家带来更进一步的解读。
编辑:解革
审核:Lyna
监制:号称嬉皮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