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携手破僵局
三地联动护民生
三年借款难追 二日时间破局
清晨出击,打破僵局
4月21日清晨的重庆开州区南山路薄雾未散,一场跨越川渝两省市的执行行动悄然展开。达川区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大屏上,重庆开州区法院干警的实时画面不断跳动——这是川渝司法协作网络作用于实践的真实写照。随着“目标确认”的指令传来,隐匿两年多的被执行人高某在某民宿门口被依法控制。这场持续八年的民间借贷纠纷,终于在川渝三地法院的接力协作下迎来转机。
八年积案,执行困局
时间回溯至2020年,从事旅游业的高某以资金周转为由,向邓某累计借款20余万元。2023年经达川区法院判决,高某应偿还本息共计22万余元。然而执行过程中发现:高某名下房产早被重庆万州区法院拍卖,银行账户空空如也,甚至连手机号码都频繁更换。面对“人财两空”的困境,达川区法院先后向重庆万州区法院、公安发出多份委托执行函及协助执行通知书、悬赏公告,却始终未能突破僵局,案件只能暂时终结。
联动协作,破壁突围
4月20日,一条“高某在重庆开州区活动”的线索点燃希望。达川区法院执行干警立即出击:
1小时内完成《委托执行函》线上审批;
3小时内与开州区法院建立24小时专线联络,并向重庆市开州区法院送达委托执行函及协助执行通知书、协助查找控制函,请求其对高某的下落进行调查并协助对其控制。
48小时内组建由达川区法院与开州区法院组成的执行队伍
经过对被执行人高某多个疑似落脚点的比对,最终执行干警在4月21日上午9时许在重庆市开州区找到高某,因高某未报告财产,对其采取司法拘留15日的强制措施。这场横跨358公里的“执行马拉松”,在川渝两地法院联动执行中跑出加速度。
温情执行,峰回路转
司法拘留不是终点,而是破解执行难的突破口。在高某被依法司法拘留后,执行法官联系到高某家属告知相应利害关系,高某家属主动与申请执行人联系,立即偿还了欠款3万元并就剩余欠款与申请执行人达成了分期还款协议。申请执行人见此也主动向法院申请提前解除对被执行人高某的拘留措施,这场持续2910天的纠纷在此画上阶段性句号。
2025年以来,达川区法院委托重庆地区法院办理协助事项34件,受理重庆地区法院委托事项41件。协助重庆地区法院查找拘留被执行人15人,协助查封扣押车辆5辆。
如今,川渝法院执行协作,真正让“蜀道难”变成“川渝通”。这背后,正是新时代执行工作刚柔并济的生动写照——既有跨省追查的雷霆之力,更有司法协作的温暖之光。
供稿:贺洋阳
编辑:洪 柳
审核:刘 毅
签发:于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