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460

(无人机找到小恺 图片来源:央视频)

又一个自闭症男孩在山里走失后被找到!这次只用了20小时。

2025年4月23日下午1点37分,浙江庆元县一名9岁自闭症男孩恺恺,在该县会溪村东山垟工业园区附近走失。

家长紧急求助后,当地公安、应急、街道等多部门联动,最终依托无人机热成像技术,于24日10点在该工业园区厂房后山成功找到走失男孩,获救时男孩体温仅27.4°C。

这是最近一个月以来发生的第三起自闭症儿童走失事件。

其中,3月底四川8岁自闭症男童走失后不幸身亡,4月初广西藤县8岁自闭症男孩在深山走失6天后被找回。

为什么自闭症孩子频繁走失?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带自闭症孩子出游的家长们,该如何有效防范?

文 | 秧子

编辑 | Jarvis


跟父亲送货走失,20小时候被无人机找回

据恺妈妈回忆,4月23日下午,恺爸临时要给一个工厂送货,但是工厂离他们上班的地方较远,妈妈当时也比较忙,恺爸就提出带着孩子一起去送货。

下午1点半左右,恺恺和恺爸到达目的地,在爸爸忙活的间隙,他自己走开了。恺爸发现孩子不见后,立即通知了妈妈。

两人发动全家亲戚朋友一起出动,把周边的马路、工厂、小卖部找了个遍,一直到下午4点多,也没有发现儿子的身影。只好发出寻人信息,并报警寻求帮助。

恺妈说,孩子是自闭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很差,跟身边的人也没什么交流,也会一些刻板行为,比如习惯走直线,一直走不回头,所以很容易走丢。

“他以前也走丢过好几次,但每次都走的不远,通过监控很快就找回来了。”

也因为这个原因,父母之前一直给他带着定位手表。但这次走失当天给孩子换衣服时,把手表摘了,这无疑增加了搜寻的困难。

警方在接警后立即调取了监控,发现恺恺走失前,跑进了工厂附近的山里。庆元公安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展开搜寻,同时联合街道、应急等部门成立联合搜救组展开搜救。

考虑到恺恺走失的附近有很工厂和山林,容易形成监控盲区,所以搜救人员调派了无人机,结合热成像技术,对周边区域展开立体化搜索。


(热成像图片 图片来源:央视频)

在紧张的搜寻过程中,搜救人员克服夜间视线不佳,山地地形复杂,夜间有零星小雨等困难,通过地面排查与空中侦查相结合的方式,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线索。

“显示屏发现可疑,快过去看看!” 4月24日10时3分,民警通过无人机,在一厂房后山区域发现疑似目标,经确认正是走失的男孩恺恺,救援队立即前往指定位置,成功将孩子安全带回。

由于天气原因,加上孩子在山林里一直在到处走,找到时孩子身上有多处划伤,脚被水泡得臃肿,身上的衣服也都湿透了,体温只有27.4℃。

随后,孩子在第一时间被送往了医院救治,目前已经出院,身体状况良好。


为什么自闭症孩子容易走失

恺恺是幸运的。但近期密集发生的自闭症孩子走失事件,也再次给自闭症孩子家长敲响警钟。

走失是自闭症孩子最常遇到的危险情况之一。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半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儿童都有过走失或出走(wandering/elopement)的记录。

据美国失踪与被剥削儿童中心(NCMEC)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2020年,全美一共报告1516例自闭症儿童走失事件。

在这些儿童中,每四个孩子中就有一个走失时间长到引起担忧,他们最常面临的危险是溺水或交通伤害。统计显示,因走失或出走导致死亡的案例中,84%是溺水死亡。

为什么自闭症孩子相比之下更容易走失?一般认为这和自闭症本身的特点有关系,通常源于逃避压抑的感官体验、寻找特定地点或者寻找物体的需要。

因此,走失既有可能是下意识的回避行为导致的,也有可能是主动寻求某种环境刺激导致的。

常见的导致自闭症孩子走失的原因包括:

寻找狭小或封闭的空间,走向水域或他们特别感兴趣的地方或者事物,例如道路、火车、交通信号灯等;

试图逃离令人难以承受的感官刺激,明亮的灯光、嘈杂的噪音和拥挤的环境可能会让自闭症患者不知所措,从而导致他们寻求更安静、刺激更少的空间;

当言语交流遇到困难时,出走可以是他们传达需求或表达痛苦的一种方式;

一些自闭症人士对危险的感知能力可能较弱,使得他们更有可能徘徊在潜在的不安全环境中;

躲起来不让搜救人员找到,或者无法回应搜救人员。


防走失,家长可以这样做

那么,家长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孩子走失?

大的原则方面,家长至少需要做到三条:

1、制定一份详细的安全计划。其中包括其中包括孩走失倾向的信息、搜索计划以及紧急联系方式等信息。

2、识别并支持感官需求。当孩子处于感官过载/感官回避或者感觉寻求状态时,要及时识别孩子的需求,给予合理的支持,可有效降低走失风险。

3、确保有效沟通。通过视觉提示、社交故事和替代交流手段,让沟通存在障碍的自闭症儿童,更好表达需求,防止因为沟通障碍导致的出走行为。

在此基础上,鉴于我国的自闭症儿童走失更多的发生在外出的环节,家长也可以做好以下方面的准备:

01

外出严格看护

带孩子外出时要严格看护,最好不要让孩子离开大人的视线范围。孩子被其他事物吸引要走开时,及时提醒,呼唤他/她回来。

02

日常加强教育

除了外出时多加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对孩子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

比如,进行情景模拟,告诉孩子一些安全知识,让他们养成外出要一直跟家人在一起的习惯。或者,利用相关的绘本,给孩子讲解外出注意事项。又或让孩子记住自己的姓名、家人的联系方式等。

注意,为了避免孩子搞混,教孩子家人电话号码一定不要贪多,能准确记住一个人的就够了。

03

提前告知出行规划

出行前,可以把规划告诉孩子:去哪,什么时候回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很多自闭症孩子对环境都格外敏感,提前告知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焦虑。

04

做好安全措施

佩戴追踪设备:对于年龄比较大的孩子,需要远行时,可以给TA佩戴定位装置,方便检测位置。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可以使用防走失书包或是防走失环,把家长和孩子连在一起。

安装防走失报警器:防走失报警器可以在孩子离开家长一定范围的时候使用。家长在寻找孩子时,可以通过手上的遥控器让报警器响起,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佩戴身份标识:如果孩子能力比较低,可以佩戴专门的识别腕带。腕带上需要备注清楚孩子的姓名,家人联系方式,标明孩子是自闭症等重要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身份识别标志需要做到两个关键要素:信息明确和容易发现。

05

学习游泳

除了走失,很多自闭症孩子都喜欢水,为了避免孩子看见河流、水塘贪玩溺水,教会孩子游泳很重要。

但是,需要记住:教孩子学会游泳只是为了以防万一,并不代表孩子在水中可以获得绝对安全。 (注:患有癫痫的自闭症孩子不建议游泳)

06

寻求帮助

万一孩子走失,家长请在第一时间寻求帮助。

先冷静,回忆孩子走失时的信息:

尽可能多告诉警方一些关于孩子走失时的信息,比如地点、穿着、样貌、年龄、身上有什么标志……

别犹豫,抓紧时间报警:

失踪后24小时是黄金寻找期,距离失踪时间越短,孩子越容易找回来。

找社会组织帮忙:

行动要快,尽可能发动多的人寻找。 多一个人看到孩子的信息,就会增加一份孩子找回来的可能。所以,别管是社区工作站、居委会、家长组织、义工组织、还是各种群等,把消息群发出去就对了。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对于准备带着自闭症孩子出行的家长,一定要更加小心,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邹小兵教授也曾分享过

他强调:“最重要的是:在外面不要想着如何抓住孩子的手,而是要让孩子懂得自己来抓你的手。”而这是可以练习的。

所以,各位家长赶紧练起来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文章版权归「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本号长期征集线索/稿件,一经采用,稿费从优。提供线索/投稿请联系:contents@dmhxm.com。

点击拨打大小米服务热线

有任何问题点击“阅读原文”咨询“AI顾问”——你的专属个性化AI督导,专业又懂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