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民政部一季度报告截图

民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量创历史新低。而第一季度往往是结婚登记对数最多的季节,一季度尚且如此,可以推算2025年全年数据大概率再刷新低。而四川的婚姻困境早已持续多年,尽管官方力推婚俗改革,但跌势不减——

结婚登记量连续11年下降;

2024年结婚数相比峰值跌去近一半;

离婚登记量常年稳居全国前三;

初婚年龄继续推迟,逼近30岁;

农村女性外流,男多女少;成都适婚女性比例畸高。


2024年四川推进婚俗改革,图为成都打造的爱情斑马线

这个拥有8300万人口的西部大省,正陷入一场由经济压力、传统观念与人口结构共同编织的婚姻困局。

结婚:十年跌掉一半 县乡困境触目惊心

四川结婚登记量自2013年峰值后已持续下滑11年,2024年约39万对(推算),较峰值77.68万对减少38.68万对,降幅近50%。


2019年和2020年数据未公开;2024年数据为合理推算

当30岁的成都程序员还在为婚房首付挣扎,当凉山的乡村媒婆仍在鼓吹“彩礼越高越有面子”。这是结构性矛盾的凸显:

2024年四川官方推进婚俗改革,亲自下场催婚,但高价彩礼(20-30万元)仍普遍存在,如乐山井研县;凉山州试点彩礼限高6万元,但执行效果弱,农村仍普遍超标;农村劳动力输出县(如南充仪陇县)男性“被动单身”比例超30%

女性外流导致县域适婚女性稀缺,流去哪里?成都!

成都适婚男女比1:4,女性比例畸高。


成都人民公园相亲角公告

晚婚 初婚年龄逼近30岁 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

初婚年龄推迟是全国趋势(近10年间推迟了4岁),四川自然不例外。

以成都为例,2024年成都市初婚年龄27.86岁,较2020年推迟1.1岁。



房价高、结婚成本高、育儿成本占比家庭收入高等,是人们推迟结婚的主因。有人说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并不完全是一句玩笑话。


成都中心城区需11年不吃不喝购房(锦江区需19年),全国平均9.3年

离婚:曾经的“全国六连冠” 如今仍稳居前三

2024年四川离婚率虽降至0.81‰,仍高于全国平均的0.68‰;

离婚登记绝对数仍居全国前三,也就是说四川是离婚人数最多的三个省之一。



四川曾以离婚数量全国六连冠闻名。

更进一步,不严谨地说,全国离婚看四川,四川离婚看成都。

成都又是四川“离婚重灾区”,成都人口仅占全省四分之一,但离婚登记数占全省三分之一,离结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这里注意:离结率不等于离婚率。离婚率是指年度离婚对数 ÷ 年度结婚对数 × 100%,衡量每对新婚夫妇中最终离婚的比例。离结率越高,说明婚姻稳定性越差。)


成都合江亭登记处

成都离结率长期维持在35%-40%,2024年达38.7%,即每100对新人中约39对最终离婚。而四川省是29.7%,全国平均是约25%。

也就是说,成都婚姻破裂概率远超省内其他城市,婚姻稳定性弱

这里穿插个有意思的现象:四川女性主动提出离婚占比超70%,居全国前列。很能体现地域特性。


绵阳涪城区民政局离婚登记

四川婚姻数据的下跌,既有全国一般性特征,也是四川独有的人口、经济与观念碰撞的缩影。若结构性矛盾未解,“结婚冷、离婚热”现象将加剧人口与社会发展风险。

政策需从发钱鼓励、下场催婚,转向系统性、结构性改革,方能为年轻人打开婚姻的希望之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