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的直播间最近被一根竹竿抢了风头。这根从莫干山运来的三米长竹竿,不仅动用了十六轮大卡车专程护送,还成了团队口中的“新同事”。

直播时镜头一扫到它,弹幕瞬间被“重生之我在与辉同行哄老板上班”刷屏,每分钟观众暴涨3000人。

更离谱的是,网友甚至开始给竹竿安排“工作”——有人提议让它“代班主播”,还有人连夜设计出“竹节盲盒”……



这根竹竿第一次亮相就自带“戏精”属性。董宇辉双手托着它介绍:“这可是押了七道检测工序的宝贝!”

团队连夜剪的短剧里,竹竿直接化身“定海神针”,一会儿挑起待检的粽叶晃悠,一会儿变成舞台尺寸标尺。

眼尖的观众当场破译密码:竹竿上十六个节疤,正好对应团队成立十六周。



弹幕区彻底玩疯了。当技术小哥鹏鹏路过竹竿时,评论区秒刷“两光棍世纪会面”;董宇辉解释某次酒检数据偏差时,竹竿顶上绑的检测报告被风吹得哗哗响。

网友立刻接梗:“竹竿都在摇头说这数据不靠谱!”三天内,直播间收到超20万条创意投稿,68%的人投票支持把竹竿切成十六段做成盲盒,每节塞进不同文创产品。



检测报告成了竹竿的“时尚单品”。首批粽叶样品经过三家机构平行检测,董宇辉举着竹竿打比方“就像竹子得淋几场春雨才能窜高。”

此前酒品检测出现0.3%的数值波动,团队直接下架整批货,复检合格后才重新上架。现在每公布一项检测结果,工作人员就把报告挂上竹梢,最高纪录同时挂了9份文件。



这根竹竿甚至惊动了文化圈。网友翻出莫干山非遗竹编手艺人的直播录屏,发现同款竹料编织的茶篓售价超过2000元。

团队刚透露要把竹竿做成中法文化交流道具,评论区就冒出神建议:“《梁祝》里化蝶改成化竹竿,绝对上热搜!”越剧票友连夜P图,把竹竿P成舞台上的银河鹊桥。



最硬核的操作藏在运输细节里。负责押运的物流公司证实,为运这根三米竹竿,专门调用了通常运送精密仪器的恒温货柜。

车队进京时,有粉丝开车追了三个高速服务区就为拍竹竿“上班”。直播间后台数据显示,竹竿出镜时段用户停留时长提升12分钟,弹幕含“竹”量高达43%。



团队现在连开会都围着竹竿转。策划组把网友投稿打印出来贴满墙面,从“竹节刻团队里程碑”到“开发AR扫描看生长过程”,最狂的提议是让竹竿领养秦岭熊猫。

而那只被董宇辉拿来比划检测流程的粽叶样本,目前正在直播间背景墙C位展出,用透明亚克力盒装着,标签写着“已通过7道关卡,静候最后三刀”。

竹竿的衍生效应还在扩散。某电商平台同款竹料制品搜索量三天涨了700%,莫干山民宿趁机推出“打卡董宇辉同款竹径”套餐。

直播间里的竹竿倒影被截图二创,有人做成“在竹节上写心愿”的互动H5,凌晨两点还有3000多人同时在线敲竹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