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并列为四大环境公害,却常因“看不见摸不着”而被低估。随着城市发展加速,交通、施工、家用设备等噪声源日益增多,逐渐侵蚀着生活环境的安宁。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噪声中不仅会引发听力损伤、睡眠障碍,它还与心血管疾病、焦虑情绪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日常生活中,广场舞音响、夜间施工、邻里活动等社会噪声占比最高,成为困扰城市居民的主要问题。为应对这一挑战,社会各界正积极探索解决方案:AI技术精准识别“飙车炸街”行为,全国建成超过1500个“宁静小区”,高铁有专门静音车厢的动车组达到92列。高考期间,2.1万个静音区的设立更让3500多万考生安静备考,这些举措都印证了集体行动的力量。
治理噪声需要每个人的细微努力——轻关家门、调低电器音量、规范公共场合行为,这些举手之劳都能减少对他人的干扰。与此同时,完善噪声监测体系、推广低噪设备、优化城市规划,则是政府与企业应持续发力的方向。
4月30日是世界防治噪声意识日,愿我们以理解与行动,共同编织一张温柔的生活静音网。
噪声无形,伤害有形,给耳朵留一片港湾,让心灵可以泊岸小憩。调低世界音量键,让我们听见生活本来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