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美国挑起“阿拉伯之春”后,中东地区曾经的强者基本都没有好下场。卡扎菲如丧家之犬被反对派当街虐杀,萨达姆被绞刑吊死,穆巴拉克好一些,但也被关进了监狱。
但是,阿萨德算是最幸运的一位前国家领导人,在叙利亚反对派即将攻占大马士革前,他携全家飞往了莫斯科。而且,普京承诺将给他们提供政治庇护。
今年,叙利亚临时政府一直在和俄罗斯交涉,企图迫使俄罗斯将阿萨德引渡回叙利亚,但直到目前,俄罗斯也没有松口。以此看来,阿萨达一家大概率能在亡国之后善终。
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在过去,俄罗斯是为了自身的战略利益,才支持阿萨德政权,而现在,阿萨德把国家都丢了,普京为何还要死保他呢?
盟友
要说普京为什么要庇护阿萨德,那就必须从苏联时期回顾一下。
在二战期间,美国便染指中东,当时的目的是要把英国排挤出去。在二战后,沙特、伊朗和以色列都成为美国在中东的盟友,也是美国控制中东的三大基石。
对此,苏联怎么能忍?
所以,苏联必须也要在中东扶植自己的盟友。1944年,叙利亚便与苏联建交,从那以后,两国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关系。
那么,苏联为何会选择叙利亚作为盟友呢?
二战后,土耳其成为北约成员。如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便拿下了欧亚非三大洲交汇之处的关键战略要冲。
而叙利亚的战略位置与土耳其类似,在地理上处于地中海沿岸,与土耳其接壤。所以,在苏联的战略中,如果把叙利亚拉入自己的阵营,则可以在三大洲交汇处也建立一个战略桥头堡。
因此,在冷战期间,苏联对叙利亚进行了不遗余力地支持和援助。叙利亚出于自己安全的需求,也投桃报李,为苏联提供了多座重要的海空军基地。
如此,苏军的海空力量可以在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对美国海军进行严密监视,同时还能对隔海相望的北约形成有效的威慑。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原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埃及为了自身战略利益和安全,与美国、以色列单独媾和。作为应对,苏、叙两国在1980年正式建立军事同盟。
1983年,苏联直接将萨姆5型地对空导弹系统部署到大马士革周围,为阿萨德的叙利亚政府提供重要的军事支持。
也正是因为苏联的大力支援,阿萨德政府才能在以色列、土耳其及沙特等国的包夹之下得以屹立不倒。
在苏联解体、苏东巨变之后,美国加大了对中东地区的控制力度,尤其是在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更是如日中天。
而全面衰退的俄罗斯在海外只剩下两个前沿桥头堡,一个是欧洲方向的塞尔维亚,一个就是中东方向的叙利亚。因此,作为苏联继承者的俄罗斯理所应当地继承了与叙利亚的盟友关系,以维持在中东地区与美国进行博弈的关键筹码。
在美国挑起“阿拉伯之春”之后,叙利亚很快就爆发了内战,阿萨德政权岌岌可危。俄罗斯对此迅速做出了反应,于2015年派出空中和地面力量进驻叙利亚,全力协助叙利亚政府军打击叛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对于俄罗斯来讲,出兵叙利亚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因为俄罗斯从苏联继承下来的驻叙海空军基地是俄罗斯染指地中海,对冲北约东扩的关键战略支点,同时也是俄罗斯进军非洲的关键跳板。如果阿萨德政权倒台,那么,俄罗斯在中东、非洲的影响力会大幅削弱。
然而,俄乌冲突在2022年2月爆发了。可以说,这是美国在中东、欧洲双线遏制俄罗斯的阳谋,美国不但要利用乌克兰给俄罗斯“放血”,同时也要利用叙利亚让俄罗斯在双线战略上顾此失彼。对于美国来讲,最好的结果是俄罗斯双线全失。
对此,普京心知肚明,所以,在将战略重心很快转向乌克兰的时候,也没有减弱对叙利亚的支持。同时,普京也积极在中东布局,对美国势力展开了反遏制。
他的具体措施就是加强与伊朗的合作。
伊朗作为叙利亚的什叶派兄弟和中东什叶派的老大,不但直接出兵叙利亚支持阿萨德政府,还策动中东的各路什叶派武装全线出击,把以色列和美国打得灰头土脸。
那么,既然局面如此大好,那阿萨德怎么就倒台了呢?
危机
叙利亚爆发内战之后,各路牛鬼蛇神都粉墨登场,而且各有各的幕后老板,什么美国、土耳其、甚至是以色列。
但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叙利亚政府军拥有俄空军和地面部队,瓦格纳雇佣军、伊朗精锐部队和什叶派武装的强力支援,还有俄罗斯提供的食品和武器援助,所以,把各路反贼打得节节败退。
然而,随着俄乌冲突的长期化,陷入持久战泥潭、且被西方完全孤立的俄罗斯在援助叙利亚方面逐渐力不从心。
伊朗呢,本身实力就相对有限,无法支撑长期的多线作战,并且在叙利亚付出了沉重代价;同时,国内还有大量的亲西方势力捣乱,内部也被渗透得跟筛子一样,因此,对叙利亚的支援也逐渐疲软。
如此一来,阿萨德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本来,叙利亚国内的产油区和产粮区就被反贼和美国占领,还面临国际禁运,叙利亚政府也基本没有收入。而在失去强力的外部援助后,叙利亚政府便很快陷入崩溃的边缘。
更要命的是,叙利亚政府因为无力支撑一支庞大的军队,只能进行裁军。但即便是保留下来的军队也得不到足够补给和军饷。于是,政府军变得军心涣散,无心再战。
结果,土耳其支持的朱拉尼,带着本来并不显眼的“沙姆”叛军一路势如破竹,仅用12天就占领大马士革,而政府军是望风而逃。阿萨德则在大马士革陷落之前,听从了俄罗斯方面的建议,飞往莫斯科,开始了流亡生活。
普京也挺够意思,表示将为这位盟友提供政治庇护。
乍一看,俄罗斯在中东已经完败,丢失了唯一的战略桥头堡。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俄罗斯其实并没有输得一败涂地。
朱拉尼在占领大马士革之后,是春风得意,但很快,他就被现实压得直龇牙。
朱拉尼的身份比较尴尬,过去起家是靠着“地基组织”的原始投资,所以,他这一伙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属于恐怖组织。
他的幕后老板是土耳其。众所周知,埃尔多安是想当“中东小霸王”,在叙利亚的问题上是谁都敢怼,土耳其的战斗机甚至还击落过俄罗斯的战斗机。
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埃尔多安虽然挫败了美国指使的国内政变,但他和美国的关系也越来越差,跟以色列的关系也从来没好过。
而挑起叙利亚内战的是美国。那么,折腾了13年之后,阿萨德总算倒台了,美国能对叙利亚撒手不管?
另外,以色列一直乐不得要摧毁整个叙利亚的军事能力,并吞整个戈兰高地,甚至是更多的叙利亚领土。
那么,美国和以色列能容忍一个土耳其扶植起来的叙利亚政府?
因此,朱拉尼在上台之后,接手的其实是一个巨大而烫手的山芋,是一个妥妥的超级烂摊子,他的处境是内忧外患。
美国虽然在解除制裁上宽限了一些时间,但这制裁始终会套在朱拉尼的脖子上。在国内,朱拉尼的临时政府军和包括支持阿萨德的阿拉维派武装在内的各派武装打得是有来有回。
综上所述,俄罗斯还没出手,朱拉尼就已经焦头烂额了。更别说其手下的武装还在国内大杀无辜,使他在“道义”方面大大减分。
如此一来,朱拉尼只能琢磨:俄罗斯应该能帮自己一把吧?
筹码
在阿萨达倒台之后,俄军便开始打包搬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俄军会全部撤离叙利亚。
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和赫梅米姆空军基地的俄军并没打算撤走。
毕竟俄罗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中东地区,无论是美军,还是以军、土军都没胆量直接对俄军下手。本地反对派的小卡拉米更没这胆子。
对于朱拉尼来讲,皮卡上可以打天下,但坐天下就要下皮卡了。而解决老百姓和底下人的吃饭问题才是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美国和西方就别想了,美军在没有捞到足够多的好处前,是不可能把产粮区让出来。而且,没有美国的点头,美国的跟班们是不可能对叙利亚提供任何援助。
此时,反而是俄罗斯还有希望能帮朱拉尼一把。
所以,在吵吵了半天要把俄军赶出叙利亚之后,朱拉尼也不闹了,开始和俄罗斯接触,进行讨价还价,提出的条件是把阿萨德引渡回叙利亚,并向叙利亚提供粮食援助,叙利亚则允许俄罗斯继续保留在叙利亚的两大基地。
普京的反应则是:粮食好说,但引渡阿萨德免谈。
那么,这就奇怪了,俄罗斯目前的处境并不好,可普京为什么还要保护阿萨德这个亡国之君呢?
其实,阿萨德对于俄罗斯来讲,很重要。
事实上,在叙利亚国内仍然存在着大量支持阿萨德的力量。在朱拉尼在国内倒转逆施之后,过去反对阿萨德的人反而开始怀念他了。
因此,只要阿萨德在手,一旦叙利亚生变,俄罗斯就有机会扶植阿萨德东山再起,并重新夺回在叙利亚的主导权。
另外,阿萨德作为俄罗斯最坚定的盟友,如果就这么被出卖,那普京怎么向其他的盟友交代?
难道跟着大哥混的结果,就是被出卖?
所以,从“道义”的角度讲,普京也不可能把阿萨德交给朱拉尼。
对此,朱拉尼是如芒在背,但也无可奈何,他手里的牌实在是太少了。更别提俄罗斯是“五常”之一,他要想坐稳江山,是绝对不能得罪普京的。
可以肯定的是,人畜无害的阿萨德作为“吉祥物”,在俄罗斯是安全的。无论是眼前,还是在未来,他都将是普京手中一张重要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