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四宗罪”激起岛内20万人公开反对,马英九冒着大雨,也要怒斥赖清德,朱立伦的一番话,证明赖清德的好日子不多了。



(国民党举行抗议活动)

近日,国民党在台北市凯达格兰大道举行抗议活动,20万人冒大雨参加,呼吁赖清德下台,在此期间,多国民党人士讲话,表达了对赖清德的不满。

其中,马英九也参加活动,批评赖清德无能,让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希望赖清德“好自为之”。马英九是台湾蓝营的一个标志性人物,在他的眼里,如今民进党对台湾的治理犹如“开倒车”一般。他在抗议集会上毫不留情地批评赖清德,认为台当局正在让台湾快速沉沦。



(马英九)

马英九提到了美国加征关税和台积电的“护岛神山”地位。他指出,赖清德对美国大刀阔斧的关税政策,显得无所适从,而台积电的问题更是引发了广泛讨论,台当局有意将这一科技巨头拱手交给美国,难道是在保护台湾?还是在让台湾失去经济发展的命脉呢?

此外,马英九对柯文哲遭遇的不当手段表达了不满。因为这样的打压行为,在一些人看来,无异于政治迫害。

马英九在抗议中的一大核心论点,是他任内的两岸关系与现今台湾年轻人面临的兵役压力之间的鲜明对比。他表示,他就职期间,两岸签订了23项合作协议,实现了经济繁荣。而现在,岛内年轻人却生活在兵役延长的阴影中,随时可能被卷入战火。

这一警告并非空穴来风。在中美之间紧张关系升温的背景下,台当局的错误“谋独”想法非常危险。两岸关系自蔡英文上台后日趋紧张,大陆方面军演频繁,台湾社会的忧虑与日俱增。

这场抗议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点:它不仅仅是国民党的单方行动,还得到了民众党的支持。抗议现场,柯文哲支持者与蓝营旗帜并肩齐举,他们高喊着“罢免绿色不战争”的口号。



(朱立伦)

另外,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的压轴演讲,总结了这场抗议活动的目的。他表示,目前赖清德即将就职满一年时间,如果赖清德不能悔悟,那么台民意机构,在5月20日之后,就会立刻提出罢免赖清德。

哪怕罢免需要多数票,但是除了台民意机构,全台民众也会积极推进让赖清德下台。

细数台当局最近一段时间的举措,能很好解释,为何赖清德会引发了岛内民众的广泛不满。

首先,应对美国关税冲击不力。4月,美国宣布对台湾地区产品加征32%的高额关税,严重冲击岛内科技、制造业及农渔业。

虽然台当局提出880亿新台币的“出口供应链支持方案”,但平均每家企业仅能分到55万新台币,被批“看得到吃不到”。

此外,台行政管理机构编列4100亿新台币特别预算,但仅22.7%用于产业支持,其余用于台电补贴,被质疑借机填补财政漏洞。



(赖清德)

第二,政治内斗加剧,不顾民生危机。民进党持续推动“大罢免”引发社会对立,在岛内经济受关税重创之际,民进党仍坚持推动“大罢免”,国民党批评其“徒增社会对立”。

台当局长期推行“非核家园”政策,导致电力供应不足、电价上涨,此次特别预算却挪用1000亿新台币补贴台电亏损,被批“用民众的钱填自己的坑”。

第三,两岸关系僵化,错失经济合作机会,虽然国民党15县市负责人联合呼吁开放大陆游客,以缓解经济压力,但民进党当局仍坚持限制政策。

与此同时,台当局过度依赖美国市场,在关税冲击下缺乏应对方案,国民党批评其“脱陆入美”政策使企业陷入困境。

第四,社会矛盾激化,民众不满情绪高涨,美国关税导致进口成本增加,岛内企业面临订单流失,预计2025年经济增长率将低于预期。过去民调显示,民进党在经济、能源、两岸政策上的表现均引发民众强烈不满。

总的来看,台当局近期在经济、政治、两岸关系上的决策引发岛内民众强烈反感,包括应对美国关税不力,补贴政策不公;持续内斗,忽视民生危机;拒绝同大陆务实合作,加剧经济困境。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民众对民进党当局的信任度持续下滑,因此让“赖清德下台”的呼声,也就变得越来越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