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圈,我见过太多“油电对立”的争论,但吉利第四代博越L(参数丨图片)的出现,直接甩出一张王炸,谁说燃油车不能玩转智能?这车不仅把新能源的“技术代差”按在地上摩擦,还顺带解决了电动车的续航焦虑,15万级SUV市场这回真变天了。
先看硬件,第四代博越L直接对标新能源车的核心卖点,智能座舱。国产7nm龍鹰一号芯片算力碾压高通8155,Flyme Auto系统响应快过眨眼(35毫秒),四音区语音交互甚至能听懂方言,副驾追剧、主驾导航互不干扰。更夸张的是,它标配L2级辅助驾驶,5摄像头+2毫米波雷达的配置,放在新能源阵营里也是中上水平。燃油车“智能化落后”的刻板印象,被吉利一脚踢翻。
再说实用性,第四代博越L的B级车空间和650L后备箱,装得下一家老小的行李;1.5TD/2.0TD两套动力,WLTC油耗最低6.85L,加满油跑800公里无压力。对比同价位电动车,不用蹲充电桩、不用算续航折扣,这才是真正的“续航自由”。设计上也没掉链子,东方美学线条配上灯光交互,科技感和辨识度拉满。
最狠的是价格,10.59万起售,还送金融补贴和配置升级。吉利明摆着告诉消费者,智能体验不是电动车的专利,燃油车照样能“油电同权”。在充电桩还没普及的三四线城市,第四代博越L简直是务实派的最优解,既享受科技红利,又避开电动车的短板。
第四代博越L的颠覆性在于,它证明了燃油车的天花板远未触顶。只要肯堆料、肯优化,传统动力依然能打。这场“智能革命”或许会逼着新能源车企重新思考,当燃油车追上来了,你们的优势还剩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