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是成长的季节,亦是开拓的季节。榆林市打击拒执犯罪行为专项业务培训班的“教室”里,授课解惑、学习交流、勤学正酣……

4月27日至29日,来自全市两级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负责办理打击拒执犯罪工作的业务骨干共计162人齐聚一堂,帮思想“补钙”、给头脑“充电”、为履职“赋能”。

开训:厉兵秣马踏新程


此次培训是榆林市首次举办打击拒执犯罪的专项培训,在开班仪式上,榆林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高永颖作了动员讲话,寄语参训学员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能力、拓宽工作视野、注重学以致用,为榆林法院执行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何办难案、办好案,办精案,需要我们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专业能力。”榆林中院执行局一名年轻的法官激动的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培训,切实感受到了市中院党组对年轻干警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怀,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既是启发又是提高,我会将这次培训学习到的政策知识和先进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授课:鲜明有力重实战


战鼓催征急,学习正当时。此次培训在课程内容和师资安排上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和精心的准备,既有榆林市委党校教授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的权威解读,也有陕西省高院、江苏省高院专业人员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打击拒执犯罪工作思路和司法实务的专业辅导,还有榆林市、区公检法从业人员对打击拒执犯罪检务实践、涉嫌拒执犯罪的案件移送和侦查实务、联合打击拒执犯罪实战化等内容的经验分享。

授课人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打击拒执犯罪行为提供了重要指导。江苏省高院执行局副局长杜三军授课时指出,全市公安、检察、法院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争取能够统一拒执罪案件移送标准和流程、加强侦查起诉审判环节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统一办案流程,全面提升打击拒执犯罪工作质效,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

“专家老师们深入解读,视角独特、观点新颖,不仅帮助我们开阔了视野,也让我们接收到了丰富的前沿信息。”米脂法院参加培训的一位学员说,培训课程既有理论支撑又有案例解析,既有政治高度又有实践深度,让我们意识到打击拒执犯罪不仅需要埋头苦干,更需要科学方法与长远视野。

“从联动机制构建到执行威慑强化,培训课上既讲清了怎么办,更教会我们怎么办好,特别是对恶意转移财产、虚假诉讼等疑难问题的破解思路,为我们基层办案提供了清晰指引。”榆阳法院一名参加培训的学员说,专家老师们的授课有高度、接地气、解难题,为全市法院突破执行瓶颈、提升执行质效指明了方向。

研讨:头脑风暴启新思


本次培训除了“理论学习+案例教学”外,还特别增设了“交流研讨+现场反馈”。通过研讨,为学员们搭建起深度思考、相互学习、汇聚智慧、共同进步的广阔平台。

4月28日晚上,研讨现场气氛热烈,公检法从业人员分别从深挖拒执犯罪线索、依法严格规范办案、正确认定拒不执行行为标准、精准移送犯罪线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畅所欲言,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建言献策。

本次培训通过交流研讨的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结合,知识与技能的同步提升,经验与创新的相互交融,让大家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通过此次研讨,进一步感受到我市在打击拒执犯罪工作上的薄弱,站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凝聚政法合力,共建拒执机制,积极吸收借鉴省内外法院的好思路、好举措、好经验,加快形成全市打击拒执犯罪新格局。

结业:满载而归共成长

带着期待而来,满载收获而归。经过三天紧张有序的学习培训,全市打击拒执犯罪行为专项培训圆满结束。领悟好、吸收好、运用好培训期间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新发展、推动工作新路径、开创工作新格局,是举办本次培训班的最终目的,也是着力提升培训效果的“后半篇文章”。

结业不是结束,而是新的起点。深入打击拒执犯罪、切实解决执行难,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榆林法院有力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榆林法院将乘着执行攻坚的“东风”,依法发挥职能进一步提升打击拒执、解决执行难工作水平,有效遏制抗拒、逃避、规避、妨碍执行的行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供稿丨执行局

编辑丨李华菊

审核丨张建磊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榆林中院”公众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