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刁明杰
在人生最灿烂的26岁,小林(化名)却被慢性肾脏病的阴影笼罩。多年来频繁就医,他深知肾脏替代治疗或许是自己难以逃避的未来。然而,传统透析方式的种种局限,让他陷入绝望——难道余生都要在频繁往返医院的透析中度过,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工作也岌岌可危?今年4月,小林在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接受了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通过自动腹膜透析(APD)这一方式开启了全新的治疗体验。
“如今,在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下,20-40岁人群的慢性肾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传统‘老年病’正逐渐成为年轻人慢性肾病的主因。”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王晓彤介绍。今年4月,病情加重的小林来到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在这里,他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肾内科医生针对他的具体情况,推荐了一种堪称“隐形”的透析方式——自动腹膜透析(APD)。术后第二天,小林脸上洋溢着喜悦:“原来透析也可以不影响生活。”这简单的话语,饱含着他对新生活的期待与希望。
小林最初因恶心呕吐就医,被确诊为慢性肾脏病5期,也就是尿毒症,必须立刻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对于一个渴望正常工作、社交的年轻人而言,传统血液透析每周3次往返医院的模式,无疑会将他原本的生活节奏彻底击碎。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团队对小林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最终,小林选择了腹膜透析,尤其是自动腹膜透析(APD)。这种神奇的治疗方式,让他能够在夜间安睡时完成透析,白天则完全自由,无论是工作还是外出旅行,都不再受束缚。
2025年4月15日,在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小林接受了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这场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导管引流通畅。次日,他便开始尝试自动腹膜透析(APD)治疗,开启了全新的治疗体验。“我院从去年开展了自动腹膜透析,但大多患者是来到医院接受治疗,这是第一例把机器带回家治疗的。”王晓彤表示。
自今年以来,医院门诊接诊的患者中年轻肾病患者的比例也在持续升高,很多患者甚至初次就诊就已经达到了慢性肾病的晚期(尿毒症期)。与传统透析方式相比,自动腹膜透析(APD)有着诸多显著优势。其一,它给予患者时间上的自由,夜间进行治疗,白天完全不影响正常生活,对于上班族和学生群体来说,堪称福音;其二,其温和持续的透析模式更接近人体生理状态,能够有效保护残肾功能;其三,在饮食方面,对水分和食物的控制相对宽松,患者无需在饮食上过度“委屈”自己;其四,患者可居家操作,大大减少了在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此外,近年来新型机器所具备的远程监测功能,更是进一步提升了自动化腹膜透析实时、安全和个体化的优势。
腹膜透析不受年龄限制,老年人也可以进行腹透治疗。不过,医生也特别提醒,采用自动腹膜透析(APD)治疗,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并且要定期到医院随访,以便医生及时评估透析效果。
“尿毒症从来都不是生命的终点。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像小林这样的患者,完全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重新拥抱高质量的生活。”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目前已成熟开展各类肾脏替代治疗技术,涵盖血液透析(包括在线血滤、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净化等)、腹膜透析(手动CAPD和自动APD)以及肾移植术前术后管理等多个领域。肾内科团队始终秉持着专业与负责的态度,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为患者从各种急慢性肾病治疗到终末期肾脏替代治疗,提供全程、全方位的保驾护航。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