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无法解决你的全部焦虑,你需要拥抱完整的自己。

在现代社会中,婚姻常常被人们赋予一种近乎神奇的治愈力量。许多人相信,找到一个“对”的人就能解决人生的所有问题,填补内心的空虚,带来持久的幸福感。然而,现实却往往是另一种样子。当婚姻无法满足这种理想化的期待时,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可能会启动,导致一系列偏执、执拗的行为,甚至破坏关系本身。

这种現象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涉及到全能理想化、防御机制以及对自我和人生的误解。以下将从这些层面,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找到一种更健康的方式来面对婚姻和人生。

一、婚姻的“理想化”:一个需要警惕的陷阱

婚姻被理想化的现象几乎是普遍的。从小我们就被童话、电视剧和社会观念灌输:找到一个“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就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种“全能婚姻”的想法看似浪漫,但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心理陷阱。



当我们将婚姻视为解决一切焦虑和问题的“万能钥匙”时,实际上是将伴侣置于一个不可能达到的高度。伴侣被赋予了“超越角色本身”的责任,包括填补我们的空虚、满足我们的所有需求、甚至“修复”我们内心的创伤。这种“全能理想化”不仅让伴侣负担过重,也让自己的内心世界陷入一种不切实际的状态。

一旦婚姻现实与这种理想化的期待产生矛盾,我们可能会感到强烈的失望甚至愤怒。这个时候,许多人会选择一种“偏执的执着”:试图通过改变伴侣、控制伴侣,或者不断“修复”关系来达到心理的慰藉。然而,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体现,而非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