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高层刚刚握手言欢,签署20项经贸协议,日本首相石破茂却迫不及待登机飞往越南、菲律宾,紧抱美国大腿!

与此同时,80岁的日本政坛元老森山裕却率团抵华,带着安全议题而来,引发外界猜测。



森山裕

一边是中日经贸合作的热火朝天,一边是日本外交安全的骑墙策略,这种“政冷经热”的反差令人瞠目。

日本究竟在下一盘怎样的棋?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日本经济“离不开中国”

2025年4月底,中日高层经济对话在东京落下帷幕,双方达成20项合作共识,标志着中日经贸关系迈上新台阶。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对话后明确表态:“发展对华贸易是日本经济振兴的重点选项。”这一表态背后,是日本经济面对美国关税威胁的无奈现实。



自2024年美国对日本汽车、电子产品加征高额关税以来,日本出口市场遭受重创,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成为日本经济的“救命稻草”。

此外,中日双方续签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进一步降低了日本对美元的依赖,显示出双方在金融领域的深度绑定。



然而,经贸合作的热络并未掩盖外交安全的裂痕,就在中日握手言欢的同一天,石破茂却登机飞往东南亚,展开与美国深度捆绑的外交行动,让人不禁对其真实意图产生质疑。

那么,石破茂飞往东南亚究竟是何目的呢?



石破茂“两面派”外交,紧抱美国不放

中日经济对话刚结束,石破茂便马不停蹄飞往越南和菲律宾,参与美菲联合军演,并试图拉拢越南以对冲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这种“谈完合作就跑”的做法,暴露了日本外交的投机本质。



更令人侧目的是,日本同步派遣军舰参与美国在南海的军事演习,与美军在台海周边的联合行动也从未停歇。

据日本媒体披露,石破茂此行意在“制造与美国谈判的筹码”,通过东南亚行动向美国展示其战略价值,以换取更多经济让步。



尽管石破茂政府拒绝加入美国主导的“反华经济同盟”,并公开批评美国关税政策“破坏自由贸易秩序”,但其在安全领域的动作却始终离不开《美日安保条约》的框架。

2024年,美日通过“2+2”会议进一步强化了军事协作,日本在半导体等关键产业也深受美国制约。

石破茂的抗美姿态,更多是战术性调整,而非战略性转向,显示出日本在中美博弈中的骑墙心态。



不过,就在日本外交安全动作频频之际,80岁政坛元老森山裕率团访华,带来了新的变数。他的到来,是否意味着日本对华政策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森山裕访华,背离美国还是继续演戏?

2025年4月下旬,日本政坛元老、80岁的森山裕率领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方就安全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自民党资深政治家,森山裕在日本政坛具有广泛影响力,其访华被外界解读为日本对华政策的“试探性信号”。

据日媒报道,森山裕此行重点讨论了东海局势、台海问题以及中日安全互信机制的构建,试图为中日关系注入稳定因素。



然而,森山裕访华的背景却并不单纯,就在他抵达北京的同时,日本军舰仍在南海参与美国主导的军事演习,日本自卫队与美军在台海周边的联合行动也未见减弱。

有分析指出,森山裕的访华可能是石破茂政府“两手策略”的一部分:通过高层对话安抚中国,同时在安全领域继续倚靠美国,以维持在中美之间的平衡。



森山裕的访华,表面上看似背离美国的信号,但日本对《美日安保条约》的依赖,以及其在台海、南海的挑衅行为,表明其战略重心仍未偏离美国轨道。

中日关系的困境

中日关系的“政冷经热”格局,折射出日本在中美博弈中的生存困境,也凸显了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战略定力。



经济上,日本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愈发加深,2024年续签的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及日本水产品出口的解禁,都是中国以开放姿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体现。

然而,日本在安全领域的挑衅行为,却让中方对其合作诚意不得不打上问号。

中日关系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日本若想继续倚重中国市场消化其出口产能,就必须在安全领域展现更多诚意,停止在台海、南海等问题上的挑衅行为。



石破茂的“两面派”外交和森山裕的访华,或许是日本在中美压力下的权宜之计,但若不能摆脱对美国的战略依赖,中日关系的改善将始终受限。

展望未来,中国应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以经济合作为抓手,推动中日关系向积极方向发展,同时在安全领域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面对日本的骑墙策略,中国既要敞开合作大门,也要划清底线,让日本明白:只有真正尊重中国核心利益,中日关系才能行稳致远。

参考资料

环球网:《日媒:石破茂访问越南,谈了关税和安保防务》2025年4月29日
上观新闻:《深度 | 日本执政党高层两周内三拨人马访华,为何说“不常见”?》2025年4月28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