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

是沙漏里倏忽的流沙

更是心梗急救的黄金疆界

当急性心梗危机情况

发生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馆时

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

2022级针灸推拿学硕士刘佳彧

让“黄金救援”的定义

烙上了鲜明的中医印记


生死一线!穴位按压抢回“心”生机

4月28日19时25分,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平街校区体育馆内,一名中年男子突然出现意识模糊、冷汗淋漓、唇色苍白、反应迟钝等症状。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2022级针灸推拿学硕士刘佳彧正于不远处的球场候场,准备打球,见此情形,迅速跑过去。根据男子状态辨定为“心神”方面的急症,果断按压心包经要穴内关(腕横纹上2寸,宁心复脉),施力十余秒后患者恢复反应;随即点按心经关键穴极泉(腋窝顶点,通阳救逆),配合推拿手法持续施救。5分钟左右,患者意识渐清,体温回升,19时40分被护送至邻近的中日友好医院,做了心电图后即判断为急性心梗转急救手术治疗,2小时内完成支架手术,成功脱险。这场“黄金急救”,以中医穴位刺激抢占先机,为现代医学争取了宝贵时间。


(右一为刘佳彧同学)

以手代针!推拿医生的双手就是急救箱

刘佳彧谈及急救瞬间,当时他没有想很多,一心只想用自己的所学尽快救人这个以 “用双手解决问题” 为初心的推拿学子语气质朴:“一方面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学的急救永远派不上用场;另一方面,中西医知识必须扎实,真遇事才能心里有底。” 他坦言选择推拿方向的初衷:“就是想用双手实实在在帮人,真正的推拿不是表面揉捏,是靠精准取穴、指力渗透的学问。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学习推拿,学好了,双手就是能救人于无形的‘银针’。


刘佳彧同学特别致谢北京中医药大学各位老师的悉心栽培,尤其是王锡友主任及孙晨耀老师传授的推拿技法及专业知识,在此次急救中精准发力、成效显著。他坦言,这场实战更坚定了未来的求索方向——要深入钻研,勤求博采,集众家之所长,以更精进的医术惠泽众生。


多方点赞!三个 "幸好" 背后的中医力量

心梗患者随行同事感慨: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医急救生态圈”

“幸好是在北中医打球!幸好遇到刘佳彧同学!幸好医院就在球馆对面!在心梗的黄金急救时间(3-5分钟)能够挽救生命!”患者同事连用三个“幸好”,展现了院校环境提供中医急救人才储备,毗邻三甲医院构建救治闭环的急救生态圈。

学生辅导员石鹏评价:仁心与专业交织的“青年医者范本”

刘佳彧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他始终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高度的责任感和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他学习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善于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有敏锐的职业感知,展现出过硬的临场应变能力。此次他在球场上的冷静施救,正是其平日积累的专业技能与热心肠的自然体现。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精神,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担当与风采,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导师东直门医院推拿疼痛科的王锡友主任评价:古籍研精・手法炼真的仁心传承者

刘佳彧同学入学以来治学严谨求实,常余诊余研读古籍,对中医经典有独到见解。非常热爱推拿,深研推拿理论与技法,手法熟练精准,平时在门诊积极实践,热情帮助患者。性格内秀,仁爱善良,做事踏实认真,尊敬师长,团结师弟师妹。


医道传承,始于分毫之术

仁者担当,成于危急之间

三个“幸好”,是偶然更是必然

彰显中医推拿“徒手抢命”的学科价值

更映射青年医者“以手为针”的使命担当

北中医不断涌现在关键时刻见义勇为的学子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见

真正的医者精神

是刻进专业里的严谨

是融进血脉里的热忱

为刘佳彧点赞!

为北中医的莘莘学子点赞!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编辑 | 李思婉

排版 | 任耕庆

五一劳动节放假通知‼️

科教融合新突破|北中医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正式签约!

五四歌潮涌动,北中医十佳八强“音”你而闪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