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故事,非封建迷信,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旨在修心明性,启迪智慧,请读者朋友注意辨别。
她遇见他,是在课堂上,他帮她解了一道她完全看不懂的数学题。从那天起,她觉得这个男生,值得靠近。两人开始交往的那天,她说自己像中了大奖。他对她特别好,下雨送伞,生病煮粥,功课不会他教,难过流泪他陪。他是那种会凌晨帮你找24小时药房的人,朋友圈里个个夸:“这男生靠谱、有担当,捧在手心都不算过分。”
一、
她曾经是个清醒独立的人。自己赚钱、照顾家人、喜欢读书追星,一天24小时安排得满满当当。但谈恋爱之后,很多事情都变了。她说:“我好像被养废了。”原本利落干脆的她,开始依赖。下课不想搭车,等他来接;衣服不洗,等他来洗;作业不写,反正他会教。
她明白这不是他逼的,是他太好了。她也不是没试过调整,可每次吵架,她总说:“就是我太宠你了,你现在有公主病。”这句话像针一样扎进她的心。她反问:“我原本明明是个独立的人,是谁让我变成这样的?”他不回答,她也不再追问。
有一次,她情绪崩溃坐在街角哭,他默默递过纸巾,一句话也没责备她。她感动得差点落泪,可心底却涌出更复杂的情绪——为什么这样好的他,反而让她越来越失去感觉?
她说自己变了,变得易怒、敏感、爱比较。当她看到朋友和新男友打闹、拌嘴,她心里泛起羡慕:他们还有热恋期,我的怎么只剩下安稳?
她开始想,是不是她其实没有那么爱他?可每次看到他的脸,那份熟悉和踏实又让她舍不得放手。
她说:“我知道不该这样想,他没变,是我变了。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了。”这种自责和矛盾每天都在消耗她。有天晚上她发烧躺在床上,他从外地工作赶回来,跑了五家药店才买到她喜欢的退烧药。她接过药时眼眶湿润,心里却有个声音在吼:“他对我这么好,我为什么还是想逃?”
这正是她最害怕面对的——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只知道,再这样下去,她连自己都快不认识了。爱还在,但热情仿佛被什么悄悄带走了。她开始怀疑,人生的剧本是不是一定就是:遇到好人,相守一生?她想问,难道在感情中,只能被爱,不能呼吸?她开始问自己一个问题:是他变了,还是自己变了?
二、
她翻着手机相册,看着两年前的合照——那时他们在夜市吃臭豆腐,一起抢娃娃,一起笑得没心没肺。如今,他还是那个人,仍然接她下班、记得她每次例假前会头痛,可她却连说“晚安”的语气都变得敷衍。她不是不懂感恩,只是心里那团火,像是悄悄熄了。
“我们是不是只剩亲情了?”她忍不住问出口。那天,他沉默了很久,然后回了一句:“我不知道,但我还是想照顾你。”
那晚她没睡好。是啊,两个还相爱的人,怎么会走到这么沉默的局面?她上网搜索:“恋爱倦怠期怎么办?”跳出来的答案千篇一律——找回共同兴趣、制造新鲜感、学会独立。
但她心里很清楚,那些方法她试过了。他们去看展、去旅行、去吃没吃过的餐厅,可旅行回来,照片上是笑容,回家后是冷清。她甚至试过冷淡他几天,看他会不会着急。结果是,他焦虑了,她更内疚了,感情没拉回来,距离反而拉大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她开始认真思考——是不是他给的太多,她习惯了,不再有回应的空间?是不是她太依赖,结果把自己喜欢的样子弄丢了?还是说,感情就像一杯放久的汽水,再摇也起不了泡?
她去找朋友聊天,那人说了一句:“爱里最可怕的,不是吵架,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