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她是在电视屏幕上闪闪发光的“金马影后”“华表影后”“金鸡影后”,凭借一个个鲜活的角色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可如今,她却变成了网络上被吐槽的对象,甚至被打上了“笑料”的标签。
吕丽萍这些年来的种种争议,让她一步步走向了舆论的低谷。
这位昔日的影后到底经历了什么?
提到吕丽萍,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她在影视剧中的经典形象。
从80年代到90年代,她可是中国影视圈响当当的大人物。
无论是《老井》里坚强的农村妇女,还是《编辑部的故事》里幽默诙谐的葛玲,她的表演总能让人又哭又笑,仿佛这些角色就活在自己的身边。
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带着几分倔强又透着几分温柔,总能把角色的灵魂展现得淋漓尽致。
1990年,吕丽萍凭借电影《老井》一举拿下了百花奖、金鸡奖、金凤凰奖三项大奖,事业达到巅峰。
飞天奖、金马奖、金鹰奖、东京国际电影节……各大奖项都被她收入囊中。
业内对她的演技赞不绝口,观众更是把她视为“老戏骨”。
那时的吕丽萍,简直就是演艺圈的标杆,走到哪里都是闪光灯追逐的焦点。
谁能想到,这样一位荧幕女神,后来会因为自己的选择和言行彻底跌下神坛呢?
2000年后,虽然吕丽萍的事业不再像巅峰时期那样耀眼,但她依然活跃在影视圈,偶尔还能在一些剧中看到她的身影。
到了2010年左右,她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退出娱乐圈,与丈夫孙海英一起移民美国。
这一举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讨论,毕竟她可是拿过影后的人,怎么就这么突然走了呢?
移民后的吕丽萍,生活似乎变得低调起来。
她和孙海英定居洛杉矶,住在豪宅里,偶尔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一下日常生活。
表面上看,这日子过得挺惬意,像是在享受“美国梦”。
她甚至还在美国国庆日那天发帖为美国“庆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满足感。
这让不少国内网友心里很不是滋味:好歹你也算是靠中国观众捧起来的明星,怎么现在看起来完全把自己当作“美国人”了呢?
不过真正让吕丽萍形象开始崩塌的,并不是她移民这件事,而是她之后的一些言论和行为,尤其是她在2022年对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一番“悼念”。
2022年7月,安倍晋三遇刺身亡,这件事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安倍晋三并不是一个讨喜的人物。
他在任期间的一些政策和历史态度,让不少人对他的评价相当负面。
可以说,在国内的舆论环境中,对于安倍的离世,大多数人要么冷眼旁观,要么觉得无关紧要。
然而吕丽萍却在这个时候公开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悼念安倍晋三。
她不仅表达了震惊和悲伤,还写了一段话,大意是对安倍的离去感到痛惜,甚至还用上了“伟人”这样的词汇。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国内网友瞬间炸开了锅,评论区迅速沦陷。
“你是不是忘了自己是中国人?”
“为什么要给安倍哭丧?你的立场是什么?”
“影后的光环碎了一地,真是看错你了!”
网友的愤怒并非没有道理。作为公众人物,吕丽萍的言行自然会被放大。
更何况,她悼念的是一个在国内极具争议的人物。
这件事不仅让她的粉丝失望,也让普通路人觉得她“脑子不清醒”。
有人翻出了她之前的一些言论,比如她和孙海英在国内时的一些争议性发言,顿时觉得这对夫妇好像一直有着与众不同的价值观。
如果说为安倍悼念只是吕丽萍口碑崩塌的开端,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则让她从“争议人物”彻底变成了“笑柄”。
2025年1月,洛杉矶发生了一场大火,吕丽萍和孙海英的豪宅不幸被烧毁。
失去了豪宅的夫妇俩搬进了教会提供的公寓,生活一下子从光鲜亮丽变得窘迫不堪。
更让人惊讶的是,有网友拍到吕丽萍和孙海英在街头捡塑料瓶,拿去义卖换取生活费。
这一画面传到网上后,立刻成为热议话题。有人感叹:“这还是当年的金马影后吗?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也有人冷嘲热讽:“为美国庆生,为安倍哭丧,现在捡瓶子了,真是活得像个段子。”
其实吕丽萍夫妇的生活困境,未必完全是火灾造成的。
移民之后,他们似乎并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而豪宅的维护费用又高得吓人。
火灾不过是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何况,吕丽萍的社交媒体形象早已崩塌,国内的粉丝基本流失殆尽,想回国捞金估计也没有机会了。
回过头来看,吕丽萍从影后沦为“笑话”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
她的每一个选择,都像是在为今天的局面埋下伏笔。
作为曾经获得过华表奖影后的吕丽萍,本应在今年华表奖的邀请嘉宾之列,可惜因为她的“自食其果”而无人问津。
现在的她,不管多么渴望在国内的活动中露脸,恐怕已经很难实现了。
信息来源:新京报|《吕丽萍:我不属于娱乐圈》观察者网|《张丰毅不参加儿子婚礼原因:吕丽萍和孙海英都在,尴尬》人民网|《人民日报评“演员吕丽萍”传谣:别滥用人们的信任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