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风光无限的举重冠军,竟然变成了“搓澡冠军”,看着眼前努力工作的中年女子,澡堂的人们一个个都被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因为她曾经是一名备受关注的举重运动员,多次站到领奖台上。
退役的运动员竟然还没有自己生活的好,这让很多人都感到难以置信,
成名的背后,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邹春兰也是过了很多年才终于明白。
在比赛场上,她是那个无比拼命的运动员,用双手愣是举起了远远超出自己体重的重量,在众人或是担忧、或是欣赏的目光中,一次次完成举重。
年纪轻轻,就将多枚金牌收入囊中,周围的所有人包括邹春兰自己,都坚信她将来的人生之路一定不会平凡。
然而,运动员从来都不是轻松的职业,能从激烈的比赛中脱颖而出,需要付出的努力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邹春兰从小力气也比同龄人大。
一次体育课,老师发现了她的特长,于是让邹春兰尝试了举重,谁知,之前从没有接受过训练的邹春兰第一次就惊艳了众人。
她举起了90斤重的杠铃,命运的齿轮也从此刻开始转动。
同龄人都在读书的时候,邹春兰进入了吉林省第一体工队,每天出入的场所也从教室变成了训练场。
体育竞技说白了就是对人类身体极限的一种挑战,从进入体工队开始,就意味着她接下来的人生之路走得不会轻松。
邹春兰和队友们需要克服的不仅有身体上的病痛折磨,还有极大的精神压力。
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被训练牢牢占据了,邹春兰不仅没有时间也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继续完成学业了。
她的家庭条件不好,父母收入微薄也就罢了,关键家里还有众多的孩子,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
从小,邹春兰就非常懂事,希望自己将来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减轻家人的负担,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她的梦想是进省队,在当时的邹春兰看来,进入省队,就意味着自己将来不愁找工作,后半辈子的生活也就有了保障。
运动员要靠成绩说话,光有天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比旁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奖。
邹春兰深知这一点,因此不管训练到多晚,她从来都不会喊苦喊累。
功夫不负有心人,邹春兰的成绩也的确在日后回馈了她。
在1988年的全国举重冠军赛上,邹春兰的精彩表现惊艳了在场的所有观众。
比赛结束,邹春兰一个人就夺得了44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3枚金牌,引得在场的观众纷纷鼓掌叫好。
她的挺举、总成绩还都打破了世界纪录,邹春兰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也让人们看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1990年,邹春兰再次给观众制造了惊喜,在全国举重冠军赛上,她成功打破48公斤级全国纪录,永不放弃,挑战自我的精神在她的身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进入体工队,到最终退役,邹春兰共获得9块金牌,获奖对于邹春兰来说,不仅是对她的认可,同时也是激励,让她想表现得更好。
一个残酷的真相是,运动员不可能成为终生的职业,也是吃“青春饭”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会逐渐老化,而运动员在训练中也会不可避免的积累伤痛,等到了一定的时间,表现只会退步,也就到了该退役的时候了。
离开了最熟悉的训练场,邹春兰在食堂工作过,也曾经开过小吃铺,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有坚持下去。
食堂不再聘用她,小吃铺的经营收益也不理想,邹春兰这才意识到,自己除了举重似乎什么都不会,2000年,邹春兰拿着7.5万元的伤病补偿和5000元药费离开了体工队。
那一年,她已经29岁了,身边的同龄人早已经有了家庭孩子,有的还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对比之下,邹春兰除了那些奖牌什么都没有。
为了生活,她放下了面子,养鸡、卖大沙、摆摊卖羊肉串,她全都尝试过,可依旧没有赚到什么钱,当初拿到的7万多元补偿,看了病也全花光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丈夫周绍成,两人在老家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对方还曾经出家当过和尚,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是对待邹春兰,却一心一意。
嫁给丈夫,邹春兰觉得十分幸运,不仅是因为他无微不至的爱,还因为他从不嫌弃邹春兰,只有在他面前,邹春兰可以自信地做自己。
多年的训练不仅让邹春兰的身上有了很多肌肉,还因为曾经服用的药物,导致体内雄性激素过多,看起来不像女的,而像个男的。
结婚之后过了很长时间,邹春兰都没有怀孕,夫妻俩都感到很奇怪,邹春兰无比渴望能成为一个母亲,但是她不知道的是,曾经每天都要吃的“大力补”早已经在她没有察觉的情况下,给她的身体造成了影响。
从1987年进入体工队起,“大力补”就走进了邹春兰的生活,每天1粒,只有在比赛前的半个月,才不会服用。
从进入体工队到1993年退役,长达六年的时间里,邹春兰已经记不清自己曾经吃过多少“大力补”了。
服用这种药的并非只有邹春兰一个人,还有众多队友,“大力补”明明是禁药,教练却说它是可以补身体的营养药。
有人问教练长胡子、嗓音变粗怎么办,教练却说这种药属于男性激素,没关系的,直到2001年,邹春兰检查发现体内的男性激素比一般男性还高。
在丈夫的介绍下,邹春兰干起了给人搓澡的工作,每给一个顾客搓澡,能得1.5元,一天忙到晚,也挣不到100元钱。
媒体纷纷采访她,邹春兰的故事才得以被越来越多人所了解,全国妇联和吉林省体育局在知道她的处境以后,都十分同情她的遭遇,决定帮她。
在他们的帮助下,邹春兰最终选择了经营干洗店,因为她有责任心,懂得为顾客着想,洗衣的价格很便宜,服务态度也非常真诚,干洗店的生意越来越好。
虽然邹春兰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她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退役运动员都能拥有这样的幸运。
运动们肩负着为国争光的使命,日复一日严格训练,甚至有不少人为了比赛和练习放弃了学业,如果退役之后,生活却得不到保障,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非常不公平的。
参考资料:
举重冠军搓澡工邹春兰刮胡子 吃药内幕曝光(图) 2006年05月06日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