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短短几句话,言简意深,凝结着大智慧。

道教活动场所的大门外,或者是建筑物的两旁,我们经常会看到充满很浓厚的文化气息的对联,细细品读之余,总是能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

不论是在艺术造诣上,还是人生的意境上,都足以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今天我们就整理了5副道教的对联,带大家一起来解析其中的奥妙,一起感受人生的大智慧。

01

上联:天雨大,不润无根草

下联:道法宽,要度有心人

道教崇尚“自然而然”,崇尚“无为”。

天上的雨再大,没有根的草也吸收不了雨露的恩泽;道法再广大,也只能等人有了念头才能度化。也正因为这种强调“有心、机缘”的传教观念,所以古人才有了“道化贤良”的说法。

什么人与道教有机缘?肯相信、肯亲近、肯学习、肯欢喜接受,这是有缘人。

什么叫有心人?

心正、心慈、心定、心诚、心明之人,方可放下人生的包袱,获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

02

上联:利锁名缰,笼络许多好汉

下联:晨钟暮鼓,惊醒无限痴人

人的一生要经过许多关口,其中名利关是最为狭长和难过的,可谓“生命不息,名利不止也”。遍观历史,审查当下,多少英雄好汉,痴男怨女,都败在了过分的追名逐利上。

追名逐利者,其人生的价值观、利益观、幸福观都驻足于如何获取更高的位子、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和更多的票子上,他们衡量自己一生是否成功与显赫的砝码是功、名、利、禄……

庄子认为,绝弃名利的心思,绝弃策谋的智慧,绝弃智巧的作为,体会着无穷的大道,游心于寂静的境遇,承受着自然的本性而不自我夸耀,这也是达到空明心境的表现。

要淡化名利,首先就必须悟透名利,真正把名利看作身外之物,控制心内欲念;其次是把握舍得,做到这一点尤其难。如能真正淡化名利,不失为一种生存智慧,也不失为和谐人际关系、修身养性的美德。

03

上联: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

下联: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

如果一个人心怀不正,再怎么烧香拜神,也没有什么用处。这里强调的是,真正的信仰不在于外在的仪式,而在于内心的纯净与正直。如果心里有鬼,是无法通过烧香拜神涤净心灵的。

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行为端正、品行高洁,即使不求佛拜神,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真正的善行和德行比形式上的礼拜更为重要。只要内心正直,行为正派,是否拜神并不重要

很多时候,人们烧香拜神,不管信奉什么宗教,求得只是一个心理安慰。上面所供奉的神仙,其实是并无私心的。如果你心存恶念,不管怎么烧香磕头,迟早都会有恶果报应;如果你心存善念,多做善事,内心并没有什么愧疚不安的,拜不拜神都无所谓了。

04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何亏于我

下联: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

棋局之上,黑白交错,胜负似在一念之间。可有时,看似后退的一步,实则是为未来的海阔天空埋下伏笔

这一让,让出的是风度,是对世事无常的通透领悟。正如那无垠心田,若能如大海般容纳百川,无论是涓涓细流,还是汹涌波涛,皆能以平和之态接纳。在包容的怀抱里,仇恨的坚冰将悄然融化,误解的阴霾会渐渐散去。

当我们以宽宏之心对待世间万物,便如同在荒芜的心田种下了繁花盛景,收获的是无尽的温暖与和谐,让生命的旅程因这份包容而处处充满诗意与柔情。

05

上联:举步艰危,便把脚跟立稳

下联:置身霄汉,更宜心境放平

在山上行走,到了举步维艰的险要地方,要脚踏实地,不能随意跑跳;到了山的高处,置身万丈之上,更要保持心境的平和,不能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做人,贵在心境平和。得意时,不骄傲不炫耀,失意时,不气馁不颓废。面对小人,平和的处理远比咆哮发怒来得更有魄力,面对磨难,平和的承担远比抱怨叫苦来得更有魅力

做人,也难在心境平和。现如今,很多人遇到困难手忙脚乱,往往欲速而不达;更有人取得些许成绩便张扬膨胀,不可一世,到最后跌的更惨。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