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之前的同事,在早上读李一诺的书《力量从哪里来》,进行直播。
接下来,我又要得罪人了!
我认为李一诺的书,不值得读,下面我要用10分钟论证一下,因为之后有一个电话要打来。
事实上,读书和听课,是控制人最为高级的一种方式。高级在受众往往是主动找寻的。你即使污染了他/她,她都没感觉,反而还认为自己在求知若渴,沾沾自喜。
所以,在学习中,对书和课程老师的KYC,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但是,现实中,基本上,人们对此不设防。
并且有一些机构和个人,会给人们植入理念洗脑:“终身学习、终身成长”。
来说说李一诺,看看她的经历
用概念能力,提炼一下:
关键词“清华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比尔盖茨基金会首席代表”、“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
很多人是被上述关键词所打动,但是我们来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下:
1. 名校影响力。主要是清华大学(因为后面的都是以此为基础),清华代表了智商,这个点上比较硬,如果非要挑点刺儿,就是没有经过高考,如果是高考上去的,就更有含金量了。(此处仅个人观点,任你批判)
2.麦肯锡。这是个咨询公司,很大,但是咨询公司很空,它需要的特质是多看书、会玩PPT、善于创造名词概念这些 ,嘴必须溜。李一诺的职业经历,你能看到她无具体行业的实战经历,也就是说没干过实务,这也是为什么后期她的书只能励志给宝妈们。(你可以讽刺我观点狭隘,但是你品品是不是这么回事)
3.比尔盖茨基金会,很多人对它并不了解,认为高大上,充满了想象,但是可以百度一下,也许会让你吃惊。
早上我听之前同事的读书直播,读到的书里的内容在“鼓吹女性权利”,这是近些年非常流行的论调。
这些年,中国不婚者很多,男女性别之间割裂和对立越发严重。女权思想是很多女同胞的动力。
但这种思潮,必然有其源头,谁是推动者?
相信,盖茨基金会也发挥了作用,
这其中,李一诺的作用是什么呢?
再后来,李一诺成立自己的公司,成为“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
开始用经历聚集流量,教育别人
但是,回头一看这25年,她对中国国情了解多少?她的确有聪明的大脑,但是,和很多所谓精英一样,金粉之下,她缺少这20多年中,接地气的经历。
所以,作为网红,她开始成立教育公司,教育谁呢?谁值得这样一位并无真实中国工作与生活经历体验的人来教育呢?
那必然就是怀孕傻三年的宝妈们、女权主义者们,以及喜欢网红的人们,或者喜欢终身成长的积极学习者们。
还是那句著名的话“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但这样的人可以为师。
本质原因,是我们的人群太朴实,大众头脑还不会挑剔,所以允许这些廉价、浮躁的泡沫存在甚至闪耀。
这就是,未开智。
所以,我们作为培训工作者,最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帮助大家开智,唯有开智,才可以把事情夯实,自信方能站立。
不再崇洋媚外。
我是苏卫宏,你认为我说的对,还是会扣一定“狭隘”的帽子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