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民俗,月下老人与男女姻缘

道教中关于婚庆的月下老人等传说,体现了道教重视生命的教义。这些观点被民间广泛接受,并逐渐演化成婚庆的民俗传统。

月下老人

婚姻,在人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被视为天定的缘分,而月下老人则是掌管人间婚姻的神祇。道教吸纳了这一形象,并赋予其更具体的职责,为他建立了详尽的档案记录。月下老人的伴侣月光娘娘负责审视世间的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而七星娘则为未婚男女编制名册,以便月下老人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他们的姻缘。在道教的宏伟宫观内,通常设有月老殿,殿内悬挂着“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的对联,为那些渴望婚姻的有情人提供了一个礼拜的圣地。



牵红绸带

在流传已久的月下老人传说中,他随身携带的布袋内藏有一个神奇的法宝——红头绳,据说这根红头绳能够将一对男女紧紧相连,一旦系上,他们便无法逃脱彼此,这便是“千里姻缘一线牵”的传说起源。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象征婚姻的牢固,男女双方在婚礼仪式上会用一条红绸带相互牵引,象征着携手共度一生,这不仅体现了道教对重生的祈愿,也寄托了人们对婚姻幸福、生活美满的深切期望。



拜喜神

婚姻被视为天定之缘,因此在步入婚姻殿堂的那一刻,人们常怀感恩之心,向神明致谢。因此,在喜堂和洞房中,常挂有神像,以示敬拜。所敬之神主要包括喜神、和合二仙以及床神。喜神,即吉祥之神,在传统习俗中,阴阳先生会先推算出喜神所在方位,新娘的花轿需朝向该方向,新娘上轿后,会稍作停留,这称为“迎喜神”,之后方可启程。和合二仙,源自唐代的寒山、拾得两位高僧,其名寓意着夫妻间的和睦同心、和谐顺利,象征着夫妻间的恩爱。至于床神,通常认为是周文王及其夫人,人们祈求他们保佑新婚夫妇从此生活甜蜜如蜜,姻缘美满,日子和顺。



姜太公在此

在某些地区,人们在举行婚礼时会邀请道教的仙人姜子牙来守护,将写有“姜太公在此”的字条贴在正厅中央,象征着姜太公的守护,以防止妖魔鬼怪在此作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的传播范围逐渐扩大,不仅在新居落成时,甚至在新年之际,人们也会贴上写有“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红纸,以此祈求平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