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阿旦

所谓百日新政,其实是近100年前,从罗斯福开始的。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时,正是美国经历了1929年世纪大萧条之后。美国举国上下,正陷入在大萧条带来的困境中。

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为摆脱危机,采取了广泛的有力措施。从3月上旬到6月中旬,罗斯福政府和国会先后颁布了70多个应急立法,史称 “百日新政”,这100天也被称为 “百日立法” 时期。在此期间,罗斯福向国会连续提交了15篇咨文,15项重要法案得到通过。

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百日新政的由来,也成为后来不少美国总统上任之后,所争相效仿的操作。而实际上真正配得上所谓百日新政这4个字的总统,在罗斯福之后就已经绝种了。

是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罗斯福三任总统之后,美国已没那个时势了。


这一回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宫,也想效仿罗斯福,推出自己的百日新政。基本上到这个月底,特朗普的百日新政就已经到期了。但是整体上,如果用4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高开低走,虎头蛇尾。

特朗普的百日新政,可以分为内外两个视角来看。

从美国内部来看,他重用马斯克,组建了政府效率部,进行大刀阔斧的机构改革。然后马斯克也进行了大量的机构和人员精简,大幅削减政府预算和开支。

这些动作在近几十年以来,可以说是在白宫吹进了一股新风。但是很快,马斯克就遭受到了巨大的阻力。

在近两个月,他的审计和开源节流工作,几乎已经无法再继续往前推进。马斯克与特朗普政府班子成员大多数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当削减人员和预算的工作,推进到他们头上时,他们自身就成了最大的阻力。

此前特朗普雄心勃勃,还想让马斯克去审计五角大楼和美联储,到现在都已经不了了之。

在特朗普上台之初,多次公开发声,要将美国的国防预算开支,按照至少8%的比例逐年减少。然而特朗普最近一次的表态,却是要将美国最新的国防预算,提高到创纪录的1万亿美元。

特朗普在竞选的时候,就一直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满。关税大战爆发后,特朗普又屡次威胁要将鲍威尔换掉。但是前几天特朗普口风突变,否认了要将鲍威尔赶下台的说法,这表明特朗普对美联储的干预,也彻底失败。

就这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特朗普的百日新政,在美国内部视角下,渐渐进入到了一个,你不提我不提,大家都不提,就当没有事发生的不了了之阶段。

而在外部视角下,特朗普的百日新政,在国际上主要采取了三大行动。

第1个是推动俄乌冲突24小时内停火。当然马上100天就要过去了,俄乌冲突依然还未停火,什么时候能达成协议?预计在永远的下周。这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专属于特朗普的国际笑话。

第2个是推动伊核协议谈判重启。到目前为止,美国和伊朗之间的伊核协议谈判,仍然是间接谈判,而不是面对面的直接谈判。最近伊朗国内发生的一系列的重大事故,很可能是外部对伊朗施加的压力。这从侧面说明美国与伊朗的谈判,并没有美国宣扬的那么顺利。至于什么时候能谈成,预计得在永远的下一个任期。

第3个就是重点针对我们的关税大战。针对全球的对等关税大战,没能坚持24个小时,就以暂停90天执行而草草结束。针对我们不断升级的关税大战,坚持到第15天的时候,特朗普开始喊话将会逐步下调。之后美国的态度又反反复复,因为他始终没有等到我们给到的台阶,这个台阶什么时候会有,预计在永远的下一个月。

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特朗普百日新政对外的三板斧,斡旋俄乌冲突,是砍在了水里,除了激起一点水花,没有任何改变。重启伊核谈判,是砍在了空气,主要是自说自话。关税大战则是砍在了自己的大动脉上,一边冒血一边喊不疼。

总体上来看,特朗普的百日新政,到100天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特朗普百日新政所激发的副作用,倒是完完全全的体现出来了。

特朗普用他的王八拳,全面激化了美国的内外部矛盾。应该说这既是意料之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如今的美国,在国家的发展趋势上所处的位置,早已不是100年前的美国。

100年前的美国,整体还处于向上的趋势之中,即便经历了1929年世纪大萧条的冲击,也还能在内部形成共识,推出罗斯福这样的强力人士,以百日新政,横扫弊端。所以美国后来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独善其身,并借机快速发展起来,最终取代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一。

而现在的美国,已经进入了向下的趋势中。这个转折点可能在近20年前就已经出现,但是趋势的惯性一直维持到了现在。也许美国内部还在期待一个新的罗斯福,可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然而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特朗普的出现,绝无可能以一己之力逆转趋势,他最大的可能,将会是推动趋势加速。以罗斯福的百日新政之名,将美国推向无底深渊。

或许这才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宿命。

更多精彩资讯分享公众号:明公堂读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