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临走前来我办公室一趟。”

张总的声音透着疲惫,递给我一个沉甸甸的牛皮纸袋时,他意味深长地说,“这是你应得的,等离开公司再看吧。”

我接过纸袋,感受着它的分量,心想:这么重,应该是……

但当我真正打开它时,我彻底懵了……

01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一早晨,春日的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公司大厅。

我像往常一样,泡了杯咖啡,准备开始新一周的工作。

办公室里的气氛却比往常更加沉闷,同事们的表情也都透着不安。

过去几个月,公司的状况每况愈下,这点谁都看得出来。

项目一个接一个地被取消,会议室里的争吵声越来越频繁。

两个月前的那次大规模裁员,已经让所有人心里敲响了警钟。

我在这家科技创业公司已经工作了整整五年,见证了它从蓬勃发展到现在的危机。

公司初创时不过二十几个人,如今已经发展到上百号员工的规模

张总是个有激情的创业者,他常说科技创新是改变未来的钥匙。

我相信他的愿景,也为此付出了无数加班的夜晚和周末。

“全体员工请立即到三楼大会议室集合。”公司广播突然响起。

这种突如其来的全员集合,在过去几个月已经成了噩耗的前奏。

我和同事们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默默放下手中的工作。

会议室很快坐满了人,却出奇地安静,只有椅子挪动的声音。



张总面色凝重地走上讲台,他身边站着几位我不认识的西装革履的人。

“各位同事,今天我必须向大家宣布一个艰难的决定。”张总的声音有些颤抖。

“由于资金链断裂,公司从即日起宣布破产,所有员工合同终止。”

这句话如同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会议室的平静。

有人愤怒地拍桌而起,有人开始小声啜泣,更多的人则是一脸茫然。

我坐在那里,感觉血液都凝固了,五年的职业生涯,就这样戛然而止。

张总继续说着破产流程和补偿方案,但我已经听不进去了。

我的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加班的夜晚,无数次为项目成功而欢呼的场景。

“人力资源部会发放离职文件,请大家收拾好个人物品,今天内离开公司。”

人事总监冷静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会议结束了,公司也结束了。

回到办公区,整个空间充斥着不真实感。

有人已经开始收拾桌面上的物品,有人还在激烈地讨论公司倒闭的原因。

“早就该看出来的,去年那轮融资失败就是个信号。”市场部的同事咬牙切齿地说。

“谁能想到啊,上个月不是还在说新产品即将上线吗?”另一位同事叹息道。

我默默地打开抽屉,开始收拾自己的物品。

五年的时间,积累的东西并不多,几本笔记本,几支笔,一个印着公司logo的马克杯。

角落里还有一张团队去年春游的合影,那时候大家笑得多开心啊。

我们曾经以为,这家公司会成为行业的独角兽,我们都会因此而改变命运。

现在看来,不过是一场泡影,一个破灭的梦。

人事部的同事已经在派发离职文件和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条。

“请在这里签字确认,有任何问题可以咨询法务部。”她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话。

我接过文件,翻看着那些冰冷的条款和数字。

五年的付出,最终换来这薄薄几张纸,真是讽刺。

隔壁组的小王已经收拾完了,背着包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李明,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他走过来问我。

“还没想好,可能先休息一阵子吧。”我敷衍地回答,其实内心慌得很。

三十五岁的年龄,在这个行业已经不算年轻了,重新找工作并不容易。

况且这家倒闭的公司在简历上会是个污点,面试官会问起原因。

我继续整理着桌面,发现了一叠参与过的项目资料。

这是我们去年开发的核心产品,耗费了团队无数心血。

现在想来,当初如果技术路线选择得更保守一些,结局会不会不同?

但这种假设已经毫无意义,眼下的现实是,我们都要失业了。

02

收拾东西的空隙,我忍不住回想起五年前初次见到张总的场景。

那时的他西装革履,目光炯炯,充满了创业者的锐气和激情。

“李明,我看过你的简历和作品,非常欣赏你的技术功底和创新思维。”他这样对我说。

“我相信我们的公司会成为改变行业的力量,你愿意加入这场冒险吗?”

那时的我刚从大公司离职,厌倦了体制内的条条框框,渴望一番新的挑战。

张总的诚意和公司的愿景打动了我,当场我就决定加入。

入职后的日子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成就感。



张总是个善于激励团队的领导,他常说:“我们不只是在写代码,我们是在创造未来。”

每次项目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鼓励大家,一起熬夜寻找解决方案。

公司初期融资困难时,他甚至拿出自己的积蓄发工资,确保团队稳定。

随着公司规模扩大,我和张总的直接接触变少了,但彼此之间的专业信任依然存在。

每当重大技术决策需要拍板,他总会找我详细讨论,尊重我的专业意见。

现在想来,从何时起,他眼中的光芒开始变得黯淡?

是从去年那次融资失败后?还是从大客户撤单的那天起?

如今的他,与五年前那个自信满满的创业者判若两人。

破产公告上签名的那只手,曾经多少次激动地向我们描绘公司的宏伟蓝图。

正当我收拾完最后一点私人物品,准备离开办公室时,一个声音叫住了我。

“李明,张总想见你,请去他办公室一趟。”是张总的秘书小林。

我有些惊讶,不知道在这种时刻,张总单独找我有什么事。

难道是某个项目的交接问题?还是有什么特殊安排?

带着疑惑,我走向公司尽头那间曾经让人敬畏的总裁办公室。

路上遇到几个同事,他们好奇的目光让我更加忐忑不安。

办公室的门半掩着,我轻轻敲了敲,里面传来张总疲惫的声音:“请进。”

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我愣住了。

往日整洁宽敞的办公室,如今杂乱不堪,到处都是文件和纸箱。

那面挂满荣誉证书的墙已经空空如也,只留下几个钉痕。

张总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摊着几份文件,头也不抬地说:“坐吧,李明。”

他看起来比早上开会时更加憔悴,眼眶深陷,胡子拉碴。

我小心翼翼地在他对面坐下,不知该说些什么。

寂静持续了几秒,张总终于抬起头,直视着我的眼睛。

“五年了,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对不起。”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我没想到他会道歉,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只能说:“这不是您一个人的责任。”

“是我的决策失误,是我没能带领公司过困境。”张总苦笑着摇摇头。

“我本来有一千种可能让公司走得更远,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03

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落在张总疲惫的脸上。

“李明,这些年你为公司付出了很多,我一直都看在眼里。”他突然说道。

我有些不自在,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这种肯定。

“你是公司最有价值的人才之一,技术过硬,责任心强,团队合作也好。”

“谢谢您的认可,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我真诚地回答。

张总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我继续说:“创业这条路很难走,我们差一点就成功了。”

“但商业就是这样,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他的背影在逆光中显得有些落寞,曾经的意气风发已经荡然无存。

“不过,失败不代表终点,对我是这样,对你也是如此。”他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我已经有了新的计划,虽然不能带着所有人一起走,但至少能帮助一部分有潜力的人。”

这句话让我心头一震,不知道他具体指的是什么。

“李明,我欣赏你的能力,更欣赏你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张总走回办公桌前。

他犹豫了一下,然后弯腰从桌下拿出一个牛皮纸袋。



“这是你应得的,离开后再看吧。”他将纸袋递给我,语气中带着某种暗示。

我接过纸袋,感受到了意外的重量,不禁有些惊讶。

“谢谢您,张总。不管怎样,能在您的公司工作这五年,我学到了很多。”我真诚地说。

张总点点头,伸出手与我握别:“祝你好运,李明。相信你会找到更好的机会。”

离开办公室时,我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张总已经重新埋首于那堆文件中。

那一刻,我忽然理解了什么叫做孤独的决策者。

走出总裁办公室,手中的牛皮纸袋仿佛有了自己的重量。

沉甸甸的,但又不是特别重,到底是什么呢?

路过开放办公区时,几个同事投来好奇的目光。

“老板单独找你干什么?”市场部的小赵忍不住问道。

我没有回答,只是晃了晃手中的纸袋,引来更多羡慕的眼神。

“哇,该不会是特别补偿吧?毕竟你是元老级员工了。”有人猜测道。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只能笑笑,匆匆走向电梯。

离开时,保安小刘在门口拦下我,例行检查离职员工的随身物品。

“李明哥,规定要查一下,别见怪。”小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我理解地点点头,但把张总给的纸袋紧紧抱在怀里。

“这是张总刚才给我的,应该不用查吧?”我试探性地问。

小刘看了看纸袋,又看了看我,最终点头放行:“张总给的那就没问题。”

走出公司大楼,春日的阳光依然明媚,但我的心情却十分复杂。

五年的职业生涯,就这样画上了句号,未来充满了不确定。

但此刻,最让我好奇的还是手中这个神秘的纸袋。

我能感觉到里面似乎是厚厚的一叠东西,形状规整,像是文件或者...钱?

想到这种可能性,我的心跳不禁加速了。

难道是张总私下给的补偿金?

或者是某种形式的遣散费?

公司破产,正常途径的补偿可能会拖很久,张总是想提前给我应得的部分吗?

这个想法并非完全没有根据,公司曾经有过类似的先例。

去年离职的技术总监王工,据说就收到过张总的“私人感谢”。

而且张总一向重情义,对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从不吝啬回报。

想到这里,我不禁对纸袋的内容更加期待起来。

04

离开公司大楼,我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不知道该去哪里。

回家吗?那空荡荡的公寓只会让我更加感到失落。

去找朋友?可这种时候,我实在不想解释公司倒闭的经过。

最终,我走进了公司附近常去的那家咖啡馆。

这里的拿铁是我工作日的日常,老板娘早已认识我。



“今天这么早?”她惊讶地看着我,又注意到我手中的纸袋和背包,“下班了?”

“不是下班,是离职了,公司倒闭了。”我苦笑着说出这个事实。

老板娘愣了一下,然后同情地说:“真遗憾...今天的咖啡算我的。”

我道谢后,选择了角落的一个座位,把纸袋放在桌上。

咖啡的香气无法驱散内心的迷茫,失业的现实开始逐渐沉淀。

我该怎么办?房贷还有二十年,父母的医疗费每月也是不小的开支。

技术行业竞争激烈,我的年龄已经不再占优势。

况且现在经济不景气,很多公司都在裁员,找工作肯定不容易。

我盯着那个牛皮纸袋,心中的好奇和期待越来越强烈。

如果里面真的是一笔钱,哪怕不多,至少能缓解眼下的压力。

我伸手摸了摸纸袋,质感坚硬而有弹性,像是里面装着成叠的纸张。

会是现金吗?应该是吧,不然张总为什么要神秘兮兮地说“离开后再看”?

喝着咖啡,我回想起张总平日的为人处事。

他虽然对工作要求严格,但从不吝啬对员工的奖励和肯定。

去年项目通宵加班后,他二话不说给每人发了两千块红包。

团队绩效达标时,他总会带大家去高档餐厅庆祝,从不计较这些开支。

我本身的能力还算不错,这五年来也确实为公司创造了不少价值。

核心产品的架构是我主导设计的,多项关键专利也有我的名字。

如果张总要感谢核心员工,我应该算一个吧?

想到这里,我开始估算纸袋里可能的金额。

按照我的资历和贡献,三个月薪水作为额外补偿应该是合理的。

那就是差不多六万块,这笔钱对现在的我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够我缓冲三个月找工作,不至于因为房贷和各种账单压力太大。

看着窗外行色匆匆的路人,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现在已经不属于那个忙碌的群体了。

没有工作的人,时间突然变得宽裕却又无比沉重。

我摩挲着手中的咖啡杯,目光不自觉地又回到那个纸袋上。

张总最后那句“这是你应得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05

好奇心终于战胜了理智,我决定现在就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

我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解开纸袋上的绳结。

手指有些微微发抖,期待与紧张交织在一起。

纸袋口终于打开,我迫不及待地向里面看去,顿时就愣住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