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守护“水源线”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广西电信抗旱一线保民生

近期,广西旱情严峻,多地农田龟裂、作物枯黄。中国电信广西公司迅速响应,积极投身抗旱一线,构建起“抗旱防护网”,为受旱地区带来帮助,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打井引水 撑起产业发展“生命线”

在百色市靖西市武平镇凌兰村,中国电信百色分公司派驻第一书记陈明紧盯群众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推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经过数月努力,今年3月,凌兰村顺利完成打井工程,新建成抽水房与蓄水池,解决了村集体百香果基地及周边200亩辣椒、桑树产业园旱季灌溉难题。

新建的蓄水池有效保障了高峰期的灌溉需求,村民纷纷感叹:“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

下一步,凌兰村将持续完善水利设施管护机制,推广节水技术,筑牢“未旱先防”的产业基础。涓涓清泉涌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陈明与村民一起检查水利设施。广西电信供图

智慧赋能 精准灌溉守果园

在贵港市桂平市麻垌镇新兴村,驻村第一书记杨俊聪发挥通信行业优势,运用5G技术助力抗旱。他带领团队在果园部署土壤湿度传感器、AI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土壤、空气湿度等关键数据,通过大数据算法制定动态灌溉方案,实现精准科学灌溉。

同时,杨俊聪积极组织村民开展互助灌溉,引入专业团队修缮灌溉设施,优化水源调度,将有限的水资源精准输送到每一片果园。经过智慧赋能与实干支撑,新兴村荔枝、龙眼等果园在旱情之下依然枝繁叶茂,展现出电信人守护乡村产业发展的硬核担当。


杨俊聪与农户共同引水灌溉果园。吕凤菲摄

冲锋在前 守护希望田野

在钦州市浦北县三亚村,中国电信浦北分公司驻村第一书记林辽才深入村民家中、奔赴干涸农田,第一时间掌握花生等作物受旱情况。他多方奔走,坚持一线作战,与村委一起制定科学抗旱方案,多方协调调配抽水设备和水源。

在抽水现场,林辽才亲力亲为,搬运设备、铺设水管、调试机器。最终,汩汩清水涌入花生地,村民们的愁眉终于舒展开来。此次抗旱行动不仅守护了作物生长,更凝聚了人心,为秋季丰收增添了希望。


林辽才和村民们一起浇灌花生苗。广西电信供图

科学组织 成立抗旱突击队

在梧州市藤县黎田村,旱情严重威胁着900亩水田的灌溉。面对严峻形势,藤县分公司派驻队员欧延华快速行动,联合村“两委”向镇政府申请调配4台大功率抽水机及配套油料资源,成立由驻村队员、村干部、挂村干部组成的抗旱突击队。

欧延华将全村41个村民小组划分为8个片区,组建抗旱互助小组,实行设备共享、错峰抽水机制,有效盘活了现有资源,实现效率最大化。同时,驻村工作队开办了专题培训班、推送气象预警信息、普及节水灌溉知识等多种方式,提升村民抗旱减灾意识与技能。

经过连续奋战,黎田村90%以上受旱农田得到有效灌溉。


欧延华与村民查看稻田情况。广西电信供图

设备保障 织密农田灌溉“生命网”

在崇左市天等县福新镇选解村,农田灌溉遇到较大困难。驻村第一书记麻昌新与驻村工作队迅速行动,协助村“两委”对接县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争取到抽水机2台、输水管线800米,及时将急需的抗旱物资送到田间地头。

抗旱物资到位后,驻村队员与村民顶着烈日奋战,安装设备、铺设水管,确保抽水机高效运转,驻村工作队建立“双班倒”值守机制,保障抽水机24小时不间断运行,确保农田及时灌溉。

有了解决措施,选解村受旱农田灌溉覆盖率已达80%。麻昌新表示,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动态调整抗旱措施,坚决守护群众的“粮袋子”,为秋收打下坚实基础。


麻昌新与村民在准备引水灌溉工作。广西电信供图

发电引水 送去“及时水”

在来宾市兴宾区蒙村镇中和村,长期干旱导致村内水井干涸、农田缺水。来宾分公司蒙村支局快速响应,紧急调拨大功率发电机支援,成功从岩洞抽取地下水源,及时将清澈泉水引入村民蓄水箱。

这批“及时水”保障了200余户村民的生活用水,还为周边甘蔗田及时灌溉,极大缓解了旱情。村民石有会感慨:“多亏了电信帮忙,现在水有了保障,甘蔗也有救了!”电信人的责任与担当,赢得了村民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


来宾电信调配发电机给中和村。广西电信供图

旱情当前,中国电信广西公司乡村振兴战线的员工挥洒汗水与发挥智慧,在抗旱救灾一线奋勇争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邮电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以昂扬的姿态助力乡村振兴。(张馨予、陆虹妃、陈明、吕凤菲、梁其琛、龙范敏、农壮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