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森马在马来西亚的首家门店,在吉隆坡大型商业综合体1 UTAMA Shopping Centre正式开业。门店位于商场1楼显眼的主通道区域,与mango,timberland等国际品牌相邻。不到一个月,森马又在 sunway pyramid mall 开设第二家门店,同时森马旗下儿童品牌巴拉巴拉也在Pavilion Kuala Lumpur 开设马来西亚首店。


巴拉巴拉海外门店

三家门店陆续开业,对森马来说只是过去近十年来海外市场拓展的一小步,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国牌服饰集体出海的缩影。过去三十年,以森马为代表的一众国牌服饰,经历了世纪之交线下商业的“黄金十年”,又从电商时代的残酷竞争中幸存下来,如今面对低迷而内卷的国内市场,视线纷纷转向海外,将出海作为拉动增长的必选项。

在这条日益拥挤的赛道上,白牌商家依靠“四小龙”等电商平台的增长红利“以价换量”,品牌企业则看得更远,希望借助这轮出海浪潮,参与到全球时尚行业竞争中,实现“全球化品牌”跃升。

背靠国内供应链与行业理解的沉淀,森马通过重点布局东南亚、积极拓展中东、“突破”欧美的地区策略,以“直营全域布局+代理商合作”多渠道模式,探索适合海外市场的增长新路径。

1.深耕东南亚与中东,突破欧美

2023年4月,森马服饰正式成立海外事业部,并在 9 月举办首次海外代理商客户会议。

事实上在此10年前,森马就已持续进行国际化探索,最早在欧洲、中东等地通过参加展会与代理商建立合作。2017年2月,巴拉巴拉第一家海外门店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开业。

2018年,森马在中国香港设立公司,开始探索海外直营模式。2020年,森马又将触角伸向东南亚,当年11月巴拉巴拉越南首店在河内开业。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森马和巴拉巴拉两大品牌已经进驻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境外(中国香港地区及海外)门店数量突破100家。其中2024年新开门店30多家,主要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蒙古、约旦等地区。

由于社会文化环境与生活方式的相似性,东南亚一直是国货服饰品牌出海的首选目的地。海外数字业务与市场负责人陈书介绍,东南亚也是森马现阶段的重点出海地区。“东南亚毕竟属于亚洲,国内好的产品走出去时遇到的文化壁垒、审美壁垒,以及人们的身材壁垒都没有那么高。”

2023年森马启动品牌转型,从“中国版ZARA”转为聚焦家庭场景,目标客群也从“95后新青年”改为“中国大众家庭”。这一品牌定位也拓展至海外,森马在越南顺化永旺购物中心的首家门店主打“Family Concept”,为不同年龄的家庭成员提供一站式购物解决方案。

从结果来看,目前森马在越南的发展最为成功。陈书认为,“我们进入越南市场比较早,已经有一些资源的沉淀,越南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接受度也比较高,所以在线下实现快速发展。”目前巴拉巴拉在越南已经有9家门店,森马也有至少2家。为了更好地深耕越南本地市场,2024年森马将越南全面升级为大区经理制。

除了越南,森马在亚洲经营的主要市场还包括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家。在老挝、尼泊尔、柬埔寨等规模较小的市场则主要通过与代理商合作,进行产品销售与品牌营销。

中东“土豪国家”家庭普遍多子女,高出生率使儿童用品需求十分旺盛。因此也是森马重点投入的新兴市场,主要依靠与当地大型的代理商进行合作,目前已在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约旦开设线下门店。

“中东国家英文普及率不是特别高,当地代理商的本土资源,包括买手团队、陈列团队可以反向给我们很多赋能,也更擅长与当地消费者沟通。对我们来说,目前采取这样的市场拓展方式效率更高,也可以少走弯路。”陈书解释道。

而在已经高度成熟,且国际品牌林立的欧美市场,现阶段森马主要通过线上电商平台做市场测试,并且与电商平台合作拓展市场。相比于耐克等国际大牌,森马的优势在于拥有巴拉巴拉这样的专业童装品牌,对于儿童用户的理解与消费场景有更深的产品积累。

2.直营全域布局,代理拓资源

陈书告诉我们,森马在东南亚、中东和欧美地区采取不同的渠道拓展策略,主要是基于不同渠道的特点和优势。

线上渠道的好处是市场拓展成本更低,可以通过亚马逊、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迅速触达全球范围的消费者。2024年,森马两大品牌通过线上渠道已经覆盖全球超过130个国家市场,年品牌曝光超过25亿次,线上营收同比增长超80%,整体增长率达300%。

例如在东南亚地区,森马从2017年至今已入驻Lazada等跨境电商平台。据Lazada数据,2023年Lazada Mega大促中,森马跻身平台服饰类目前列。童装品牌巴拉巴拉在Shopee 上的销售额也实现快速增长。

品牌也可以依托线上渠道天然的数字化能力做产品测试,试错成本远低于线下门店。“我们会快速收集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以此理解不同市场消费者的穿衣品味,测试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度,版型和尺码是不是需要调整。”陈书表示。

但是线上渠道的不足在于,难以形成深入的品牌心智。也就是说,消费者仅仅通过电商购买,对品牌的视觉风格、产品品质形成认知,进而产生认可需要更长的时间。并且品牌做线上营销成本更高,触达效率不如线下活动。

因此线下门店也是森马在海外市场的重点布局渠道。“要想对市场有更加清晰的感知,就需要与消费者有深入的沟通与关系维护,这是在线下渠道才能实现的。”陈书介绍,目前森马海外事业部总部拥有50多名具备多语言能力的专职人员,向海外直营门店提供包括门店设计、营运培训、买货指导以及营销建议等运营能力支持。

“我们发现,在国内相对大众化的产品,放到越南或者马来西亚市场会更偏高端。”陈书解释,森马在东南亚市场主要选择在头部商圈打造标杆门店,构建相对高端的品牌形象。并且头部商圈充足的客流量,也可以帮助品牌测试消费者的款式、价格带等偏好。

而本地代理商,包括深耕当地多年的华商,可以在企业进入市场的早期阶段,作为理解和适应当地市场的重要抓手,帮助品牌快速获得本地资源的支持,从而实现快速扩张。2025年2月,森马服饰海外事业部举办出海定向招商洽谈会,展示新一年海外发展战略、目标规划以及关键要素,期望通过招商合作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3.深入洞察,紧跟变化,差异供给

近十年来,中国品牌的海外形象经历了从“廉价代工”到“创新驱动”的跃迁。《2024中国全球化品牌报告》显示,75%的海外消费者选择中国品牌是因为价格以外的因素,如品牌信任度、品牌知名度、需求满足、新潮流行、质量等。

在这一趋势下,森马没有选择在海外“另起炉灶”,而是让国内原生品牌走向海外。“森马和巴拉在国内都是二十多年的老品牌,从产品研发到品牌营销的全价值链已经非常成熟。中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穿着需求和消费水平,复杂程度并不低于海外地区。”陈书表示。

原生品牌出海不可避免会面临文化差异的隐性壁垒。因此陈书认为,品牌需要及时洞察当地市场的流行趋势和消费习惯变化,不断进行针对性调整。为此,森马服饰海外事业部成立了自己的商品企划和买手团队,定期到海外市场调研考察。

比如在中东市场,早年因为社会文化相对保守,广告海报上的女性模特不能露出面部。但是森马团队注意到,随着沙特等国家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商业营销的自由度正在逐渐变大。及时捕捉营销趋势的变化,品牌就可以在不冒犯当地文化的前提下把握先机,实现更好的营销效果。

对于森马来说,不同海外市场的目标人群,人群画像也有着很大差异,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消费者访谈或客户反馈,形成深入的消费者洞察,再从品牌的整体货盘中选择适合的产品,从而构建起差异化的市场供给。例如在中东,针对斋月这样的重要传统节日,森马会根据当地节日习俗,从产品款式与色系,到模特大片的视觉表达做专供系列产品的开发上线。


森马在中东市场的热销产品

在穿着场景方面,森马发现中东女性在公开场合主要穿着黑袍,因此家庭聚会成为表达时尚趣味,展示自我的重要场景,具有很高的新品需求。

为了实现整体货盘与海外差异化市场的高效匹配,森马采取“总部配合区域职能人员”的组织模式,由总部整体把握品牌调性,再由区域职能人员进行落地。为防止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导致品牌形象受损,涉及到海外营销内容,也由总部进行把控。

“森马想做的是品牌全球化,实现一定影响力和市场规模。”陈书表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