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返回马尼拉国际机场时遭警方拘留,后被押往荷兰海牙,菲律宾政坛由此陷入震动。这一事件牵出复杂政治博弈,杜特尔特案件迎来转机,其女莎拉也面临严峻挑战。
杜特尔特政治生涯丰富。1988年,他当选达沃市市长,彼时达沃市犯罪率高,毒品交易猖獗,社会治安混乱。杜特尔特组建“达沃行刑队”,以铁腕打击犯罪,绝不姑息犯罪分子。在其治理下,达沃市犯罪率大幅下降,治安显著改善,民众安全感提升。2016年,杜特尔特赢得总统大选,面对国内严重毒品问题,誓言“涉毒格杀勿论”,发起大规模反毒行动。众多涉毒人员落网,毒品交易网络受重创,毒品泛滥问题得到一定遏制,他也因此深受部分民众爱戴。
杜特尔特(资料图)
然而,杜特尔特强硬作风招来麻烦。2025年3月8日,国际刑事法院发出对他的逮捕令,指控其在2011年11月1日至2019年3月16日领导的反毒品行动涉嫌犯下反人类罪,涉及“血腥禁毒战争”中数千名涉毒嫌疑人死亡事件。但菲律宾在2019年已退出国际刑事法院,从法理讲,该法院对菲律宾及杜特尔特无管辖权,此举被视为对菲律宾主权的侵犯与内政干涉。
杜特尔特被拘留并送往海牙,在菲律宾国内引发极大争议。大量抗议者走上街头集会,反对马科斯政府配合国际刑事法院逮捕杜特尔特。部分菲律宾军警在杜特尔特被送上飞机前落泪,可见他在部分民众和军警心中地位。杜特尔特在菲律宾政坛深耕多年,根基深厚,马科斯政府行动虽迅速,却不敢轻易对他下重手。
马科斯政府在此次事件中的态度和行动遭诸多质疑。菲律宾现任总统马科斯表示,若国际刑警组织针对杜特尔特发布“红色通缉令”,菲方将配合执行。但菲律宾外长马纳罗称,菲外交部尚未向该国驻海牙的外交使团发布指示,自菲律宾退出国际刑事法院后,外交部就没与其沟通。这显示出菲律宾政府内部对该事件态度不一,背后或存在复杂政治博弈。马科斯的姐姐、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伊梅・马科斯表示,拘留杜特尔特只会让菲律宾政坛更混乱,马科斯政府此举或意在打压政治对手、巩固自身权力,却引发国内分裂和矛盾。
马科斯(资料图)
在此敏感时刻,杜特尔特迎来帮手。伊梅・马科斯对菲律宾政府在逮捕杜特尔特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提出质疑,并将举行听证会。菲律宾司法部长雷穆拉、外交部长马纳洛以及首席法律顾问丹尼斯将出席,伊梅・马科斯还向国家安全顾问阿诺、国防部长特奥多罗等人发去邀请,后二者被爆全程参与逮捕杜特尔特事件,但他们未明确表态是否接受邀请。伊梅・马科斯透露也向莎拉发去邀请,不过在其办公室公布的邀请名单中没有莎拉名字,或因想让莎拉自行决定是否参加。
曾经担任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的阿根廷律师奥坎波认为,除国际刑事法院外,联合国安理会也可能影响此案。在9月的补充指控听证会上,检察官将出示证据证明杜特尔特有罪,杜特尔特也将辩护,争论焦点或为杜特尔特是否亲自下令实施某些行为。奥坎波提到,若安理会提出要求国际刑事法院暂停调查的提案并通过,调查可能暂停。案件若提交到安理会,将增加变数,为其他国家参与此案提供机会。
莎拉(资料图)
与此同时,莎拉面临两场硬仗。一方面是弹劾案。众议院已通过对莎拉的弹劾案,参议院需在5月中期选举后审议,且需三分之二多数票才能定罪。莎拉团队采取“法律+舆论”双线策略,向最高法院申诉质疑弹劾程序合法性,联合棉兰老岛律师团体发起“宪法诉讼”指控弹劾案“违宪”。军方表态支持副总统并确保其人身安全。
另一方面是中期选举。莎拉启动“全国巡回演讲”,主打“经济民生牌”,承诺“降低电价”“打击官僚腐败”,并与农业、劳工等利益集团达成合作。民调显示,莎拉在关键摇摆州的支持率已反超马科斯盟友12个百分点。此前莎拉滞留海牙期间,组建了一支可靠的律师团队,向国际刑事法院递交相关文件,使原定于4月的听证会推迟到9月,为杜特尔特家族赢得更多时间。
杜特尔特案件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其家族和支持者必然会采取措施为其辩护。马科斯政府也需谨慎应对,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加剧国内政治危机,还可能影响菲律宾的国际形象和外交关系。菲律宾未来政治格局将如何演变,是走向稳定还是陷入更深混乱,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