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15时17分,随着工作人员将最后一组数据采集完毕,在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的江南±800千伏换流站~黄石1000千伏变电站500千伏线路工程(以下简称:江黄工程)黄兴I、II线线路持续3天的参数测试圆满收官,这也预示着江黄工程建设向前迈出重要一步。此次测试全面掌握了线路电气特性,更凭借全国首创的500千伏线路带电与不带电互感试验结果比对验证了500千伏线路带电试验技术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为电网建设与运维状况开辟新的测试途径。

“带电互感技术应用突破了传统互感测试需要中断电力供应的局限,实现了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下的高精度参数检测,提升了电网运维效率与供电可靠性。”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项目负责人张周介绍,在输电线路新建、改造后的关键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中,运用智能感知与动态监测技术给新建线路做体检,通过测量互感参数,及时发现线路中短路、断路或接线错误等隐患问题,避免在带电运行后出现故障,提高线路投运的可靠性。

为做好此次测试,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联合武汉大洋义天公司技术团队多次对试验涉及的±800千伏永兴站、1000千伏黄石站、500千伏磁湖站进行现场勘查,沿线排查线上残留物,协调实验必需的电源车、高空作业车等设备。通过研发特制的测量装置,实现多线路电磁感应信号的纳秒级同步采集,并依托高精度计算系统,成功破解了并行线路间复杂电磁耦合干扰难题。除对黄兴I、II线本体电阻、电抗、电容及绝缘性能等核心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外,还完成了复杂的互感测试矩阵。经实测数据验证,带电测试结果与停电测试误差率控制在0.5%以内,为电网运行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撑。

随着测试顺利完成,江黄工程线路电气性能已通过专业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规范与电网运行要求,标志着该线路已全面具备送电条件。此次技术创新成果不仅为后续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更为我国电网智能化、高效化运维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中国方案”,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秦川、钟晨、郭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