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语:近年来,数字浪潮来袭,诈骗暗流悄然奔涌。当虚假链接化作致命陷阱,当甜言蜜语编织成诈骗罗网时,有这样一群人如中流砥柱般挺立在反诈战线的最前沿:他们是与诈骗分子赛跑的“反诈猎人”,从通话电波中揪出罪犯的蛛丝马迹;他们是用算法筑起数字防线的“代码卫士”,在数据洪流中精准捕捉异常信号;他们还是走街串巷的“讲师团”,把防骗口诀编成趣味小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他们以智慧为刃,以坚守为盾,用心用情守护着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即日起,本报特别策划推出人物版“反诈先锋”专栏,拟以人物故事形式,记录下奋斗在“无声战役”里的隐形守护者们的热血征程,展现反诈英雄的责任与担当,以期唤醒更多人心中的反诈意识,共同筑牢全民反诈的铜墙铁壁。


高考期间,罗镕浩在考场外向考生家长宣传反诈知识,提醒家长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受访单位/供图

记者|武浩然

责编|王蓉

正文共3668个字,预计阅读需11分钟▼

在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27岁的四级警长罗镕浩神情专注、思路清晰,正在与同事分享自己的反诈心得。入警仅4年,但这位年轻的民警已在反电信网络诈骗战场上屡立战功。4年时间里,他先后主导研判侦破了多起全市乃至全省影响重大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为武汉市公安局行动战果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工作成绩突出,罗镕浩连续3年荣获分局年度优秀个人,2023年4月当选武汉市公安局东湖高新公安分局最美基层民警,2024年荣获武汉市优秀公务员,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个人二等功……荣誉背后,是罗镕浩在反诈战线里展现出的非凡智慧和勇气,他用热血和青春,守护着群众财产安全,也诠释着新时代人民警察的使命与担当。

以专业打“职业”,开启反诈新征程

2020年6月,罗镕浩从湖北警官学院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毕业,凭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工作的规划,他利用课余时间辅修了中南民族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并获得第二学位。2021年1月,他正式加入武汉市公安局东湖高新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就此踏上反诈之路。

到分局报到当天,该局领导就安排罗镕浩参与一起抢劫案的专案工作会议。“这对于一个新警来说有些激动,同时也被老刑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所深深感染。”当晚10点,罗镕浩进入会议室看到里面坐满了人,分局领导及专案组的同志正在分析一天工作下来的摸排情况。

时隔四年,回忆起当天的场景,罗镕浩仍记忆犹新。“为什么怀疑这个人,又为什么排除那个人的嫌疑,前辈们按照各自掌握情况,分析着案情,力求取得新灵感、新突破。”罗镕浩感慨地说:“那天的场景如同电视剧里的刑侦场面照进了现实。”

罗镕浩虽未参与案子的侦破工作,但给他的从警生涯上了深深一课——那就是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要学会辩证看待问题,要积极向老前辈“取经问道”。作为一名刑侦人,在他看来,坚定的信仰尤为重要。这样在办案中遇到困难就不会退缩,目的是全力侦破案件,并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绳之以法。

罗镕浩踏入工作岗位时,正值电信网络诈骗呈井喷式爆发。彼时,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和网络社交渠道、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一些诈骗分子常常披着电商代运营外衣,藏匿在高档写字楼内,并注册多家空壳公司,频繁更换账户收取资金,企图规避公安机关的监管。加之群众的防范意识不够,在诈骗分子的忽悠下,为了赚点小钱而落入骗子圈套,当发现被骗后,却为时晚矣。凭借对网络技术知识的熟练掌握,罗镕浩迅速成长为团队中的骨干力量。他深知,要想在这场与诈骗分子的较量中占据上风,必须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工作中。

“无论是在审讯还是侦查过程中,专业知识对案件的侦破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罗镕浩复盘时表示,警校培养的侦查思维和侦查方式,加上网络安全执法专业知识,让他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线索时,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关键信息;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则为他突破犯罪分子心理防线提供了有力支撑。

“诈骗分子相当于每天在上班,将诈骗他人变成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公安机关要做的就是以专业打‘职业’,严厉打击诈骗团伙的职业化运作,绝不给他们留一丝生存空间。”罗镕浩说。

屡破大案,彰显卓越才能

设立虚假人设、伪造收益截图、搭建虚假购物网站,在取得受害人的充分信任后,开始骗取高额服务费……在罗镕浩主导侦办的案件中,以跨境电商代运营为幌子的诈骗手段不断翻新。

每接到此类线索,罗镕浩前期都要摸清楚,这些公司平日做什么业务,办公地点在哪里,人员构架是什么,最终形成严密的抓捕方案。由于思维缜密、敢打敢拼,他主导研判破获了多起案件,成为武汉市乃至湖北全省打击该类案件的经典成功案例,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23年4月,罗镕浩根据深度摸排线索,发现辖区内藏匿着一家利用刷单返利手法实施诈骗的电信网络诈骗团伙,继而开始为期1个月的缜密侦查。最终,收集、掌握了该团伙的话术、业绩、聊天记录等关键信息,并逐步梳理出该团伙的人员组织架构、作案手法、办公地点等关键信息。同年5月9日,东湖高新公安分局刑侦大队集结各职能部门以及辖区4个派出所,共300名警力实施抓捕行动。现场抓获嫌疑人129人,扣押涉案电脑135台、手机150部,查明违法所得500余万元,成功打掉这个专门针对境外印度人实施刷单返利诈骗的“杀洋盘”电诈团伙。

值得关注的是,该团伙被打掉后,罗镕浩顺藤摸瓜、深入研判,发现该公司后续人员也藏匿在武汉市内。在掌握确切信息后,公安机关进行了两次集中收网行动,成功追捕该团伙后续犯罪嫌疑人9人并刑拘,实现全链条打击。

罗镕浩回忆,2024年1月的“1·11电诈专案”也同样令人惊心动魄。犯罪团伙以提供高效跨境电商代运营服务为幌子,创立10余个空壳公司,伪造虚假收益截图,搭建虚假购物网站,一步步骗取受害人信任,涉案金额高达7000余万元,涉及全国3000余名受害人。罗镕浩在侦查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通过对网络痕迹的追踪和对犯罪嫌疑人心理分析,精准定位犯罪团伙的五处办公场地。

在行动当天,他带领团队迅速出击,现场抓获65人,并陆续将5名主犯全部抓获,一日之内将该团伙一网打尽。目前,全部嫌疑人已被提起公诉,7名主要嫌疑人可能面临10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年4月,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研判,罗镕浩又发现了藏匿在东湖高新区等地的三个诈骗团伙。这三个团伙分别以电商代运营等方式实施诈骗,手段隐蔽,涉及范围广。罗镕浩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完善研判情况,厘清诈骗团伙人员架构,查清犯罪手法,制定严密抓捕方案。不到半个月,东湖高新公安分局出动600余名警力,成功打掉这三个犯罪团伙,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322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81人,初步查明全国各地受害人超过3.5万人,涉案金额7000余万元,实现电诈案件4个层级的全链条打击,取得近年来单次攻坚打击最大战果。

罗镕浩说,在很多电诈案件中,受害者被骗的金额也许并不高,但这都是他们辛辛苦苦的血汗钱,积少成多。“群众被骗后的朴素愿望,就是希望公安机关可以为他们主持公道,这时我们必须站出来!”罗镕浩坚定地说。

据悉,经过公安机关不断打击,东湖高新区的电诈警情逐年下降,受损金额也逐年下降。

打防结合 反诈宣传不停歇

“早期的诈骗,常常以电话为主,比如猜猜对方是谁、编造朋友出车祸需要转钱等手段获利。而随着网络社交渠道、短视频平台、聊天软件的兴起,网络诈骗形式也不断翻新,‘不接诈骗电话就不会被骗’的思维已经落伍。”罗镕浩深知,打击犯罪只是反诈工作的一部分,预防才是关键。因此,他勇挑反诈宣传大旗,足迹遍布辖区各大企业、学校及社区。

东湖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辖区高新企业众多,人口流动大。罗镕浩针对辖区部分企业高发案情况,以“真实案例+可操作建议”展开宣讲,帮助企业员工增强防范意识,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针对学生群体,罗镕浩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形象地揭露各种诈骗手段,并强调银行卡、电话卡不可外借,以防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他还建议,要从初高中阶段普及反诈常识,让学生形成警惕思维并传递给家人。

“刷单返利类诈骗、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虚假贷款类诈骗、虚假征信类诈骗……骗子常常利用群众贪图暴利、恐惧、好奇心理,设置陷阱诱使受害者上当,请一定要警惕。”在社区宣传中,罗镕浩针对不同群体,定制专属内容。他坚持“一人听讲即成功”的持久战思维,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此外,为了让反诈宣传覆盖更广的人群,罗镕浩通过制作情景剧,将常见的诈骗场景搬上舞台,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并以定期制作反诈宣传海报及宣传视频等方式,定时推送给各社区、高校、企业微信群。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武汉东湖高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中,罗镕浩代表东湖高新公安分局参赛,经初赛、复赛层层选拔,分局“藏蓝普法·警彩反诈”青年民警志愿服务项目从全区64个志愿项目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决赛,并荣获大赛一等奖。

在反诈之路上,正是有无数像罗镕浩这样的人,他们不知疲倦地奔波、守护,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才能不断提升。而对于这些成绩,罗镕浩总将它归功于集体,他说自己只是在履行一名刑警应尽的职责而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