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小陈啊,你是第一个送我礼物的人,这个春节没有一人登门拜访,"
郭明德叹了口气,眼神透露着落寞,"你知道我为什么提前退休吗?"
"郭县长,我不太清楚,办公室里说是因为您太固执了。"我回答。
"固执?呵呵,"郭明德苦笑一声,"他们说是固执,我认为是原则。"
01
我叫陈志远,三十二岁,东河县政府办公室科员,在办公室工作七年,还是最基层的办事员。
大年初一,我独自坐在县政府办公室。
窗外雪花飘落,远处传来几声鞭炮声。
办公桌上有几份文件,一杯凉透的茶水。
窗户上贴着倒"福"字,门框两侧挂着春联——这些节日装饰和我的孤独形成对比。
我没有回老家过年。
父母打电话,我说值班,工作忙。
其实是不想面对尴尬问题:
"志远啊,在政府工作这么多年,怎么还是个科员?"
想到这些,我宁可一个人留在县城。
下午,我翻出一份三年前的工作档案,上面有个龙飞凤舞的签名——郭明德。
这签名像他的人,刚直不阿,铮铮铁骨。
"郭明德"这三个字,让我想起退休三年的老县长。
他是有名的"铁面县长",因坚持原则被迫提前退休。
退休后,他几乎消失,很少有人提起他。
"大年初一,没地方去,去看看郭老吧。"我想。
我从抽屉找出两瓶办公室备用的五粮液,查了郭明德的住址,就出发了。
郭明德住在县城西边一个老旧小区,三楼,没有电梯。
小区墙面斑驳,铁栏杆锈迹斑斑,院子路面积着薄雪。
我走上楼梯,停在304号门前。
"来都来了。"我深吸一口气,敲了敲门。
"谁啊?"一个女人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我是县政府办公室的陈志远,来看望郭老的。"
门开了,门口站着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子,穿着家居服,脸上满是疑惑。
她眼中有郭明德的影子,但更加柔和。
"您找我爸?"她警惕地看着我手中的酒。
"是的,我是来给郭老拜年的。"
"爸,有人找你。"女子回头喊道。
"谁?"屋内传来浑厚的声音。
"他说是县政府办公室的陈志远。"
"陈志远?让他进来吧。"
女子侧身让我进入,我跟着她走进客厅。
屋内简单整洁,墙上挂着几幅书法和国画,茶几上摆着一盘象棋。
郭明德坐在沙发上,穿着一件灰色毛衣,比我记忆中瘦了许多,眼神还是锐利。
"郭老,新年好!我来给您拜年了。"我把酒放在茶几上。
郭明德看着我:"你是陈志远?办公室那个写材料很有一套的小伙子?"
"是的,郭老,没想到您还记得我。"
"当然记得。你那篇农村基层调研报告写得很好,实事求是,不浮夸。当时我就记住你了。"
郭明德笑着说,"坐吧,没想到还有人记得这个老头子。"
郭芬芳(后来我才知道她的名字)给我倒了茶,去厨房准备晚饭。
客厅只剩我和郭明德。
"郭老,您退休后一直住在这里吗?"我开口。
"是啊,这是我工作时分配的房子。条件简陋点,但住惯了。芬芳总想让我搬到市里和她一起住,我不愿意,这里住了大半辈子,有感情了。"
"郭老,您身体还好吧?"
"老了,各种毛病都来了。"郭明德叹了口气,拍拍自己的膝盖,"腿脚不太好使了,上下楼很费劲。还能出去走走,下下棋。"
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县长,退休后这么平淡,甚至有些寂寞。
"你呢?在办公室工作顺心吗?"郭明德问我。
"还行。"我犹豫一下,"就是有时候感觉..."
"没有得到提拔吧?"郭明德直接点破,"像你这样的人,在现在的风气下不容易重用。"
"郭老,您怎么知道?"
"我当了一辈子官,对官场的事情有些了解。现在的风气,不看能力,看你会不会来事,懂不懂规矩。你这种正直的性格,不懂得阿谀奉承,自然不受重用。"
他说得太准了,我只能苦笑。
"今天怎么想起来看我这个老头子了?初一不回家陪父母?"
"父母在老家,我今年留在县城值班。下午整理文件时看到您的批示,想起您这位好县长,就想过年了,来给您拜个年。"
"有什么好不好的,就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郭明德淡淡地说,"退休三年了,知道我住在这里的人不多了。这两瓶酒可能是今年春节我收到的唯一礼物。"
"不说这些了。"郭明德摆摆手,"说说你吧,在办公室具体负责什么工作?"
我告诉他,我主要负责文件起草和项目资料整理,偶尔参与调研工作。
"最近在整理江南开发区的项目资料,项目规模很大,投资额超过十亿。"
郭明德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江南开发区?是不是以前规划的那个江南湿地公园改的?"
"对,原本是湿地公园规划,后来改成了开发区项目。"
郭明德皱起眉头:"那个项目当初我就不同意。江南那片区域是我们县最好的湿地资源,是候鸟栖息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按照科学规划,应该建成湿地公园,造福子孙后代。"
"可现在已经开始动工了,第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预计今年年底完成第二期建设。"
郭明德摇摇头:
"这个项目问题很多,当初我就发现征地补偿标准偏低,环评报告走过场,还涉及保护区的违规使用。他们想让我签字,我没同意,后来..."
他顿了顿,没继续说下去。
"后来怎么了?"
"没什么,往事不提也罢。"郭明德转移了话题,"你喜欢下棋吗?"
聊着聊着,天色渐晚。
郭芬芳做了几个家常菜,我们三人一起吃了晚饭。
郭芬芳告诉我,她在市文化馆工作,每周回来看望父亲几次。
"您爸一个人住,您不担心吗?"我问郭芬芳。
"担心啊,想接他去市里和我一起住,可他不愿意。说是住了一辈子的地方,不想离开。"
"我一个老头子,去打扰你干什么?"
郭明德笑着说,"县里熟悉的地方多,有事也方便些。"
临走时,郭明德送我到门口:"陈志远,有空常来坐坐,老头子在家闷得慌。下次来,我们下盘棋。"
"一定会的,郭老。"
走出小区,我回头望了望郭明德家的窗户,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温暖又孤独。
02
从那天起,我开始定期去看望郭明德。
郭明德很喜欢下象棋。
我们常常对坐在棋盘两侧,一局棋可以下一个下午。开始时我总是输,在他的指导下,我的棋艺逐渐提高。
"棋如官场,进退有度,守中有攻,攻中有守。"
郭明德在棋局中讲道,"看似激进的着法,暗藏祸端;看似保守的布局,可能厚积薄发。"
"郭老,我觉得自己在单位就像这个卒子,只能一步一步往前走,没有回头路。"
"卒子看似弱小,但过河之后能横向发展,最终成为关键一子。"
郭明德笑着说,"重要的不是你现在的位置,是你如何利用自己的位置做事。"
"做官先做人,心中要有百姓。"
这是郭明德常说的话,"如果忘了为谁服务,当官再高也没有意义。"
在与郭明德的交往中,我的视野不断开阔。我开始用他教我的方法处理工作,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不浮夸不作假。
"你真的决定走这条路吗?"一次下棋时,郭明德突然问我。
"什么路?"
"不拍马屁,不送礼,不搞关系网,只靠真本事做事的路。这条路很难走,会很寂寞,甚至被排挤。"
我想了想:"如果连自己的原则都放弃了,那做官还有什么意义?"
郭明德眼中闪过赞许:"好,有骨气。但记住,要有智慧,不是所有的战斗都需要正面硬刚,有时候迂回前进更能达到目的。"
我把郭老的教诲用到工作中。
我起草的文件更加注重实际内容;调研报告更加实事求是,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更有针对性。
东河县县长刘国强开始注意到我的工作能力,偶尔会点名让我参加重要会议,负责会议纪要的整理。
同时,我与郭芬芳的来往也增多了。
"陈志远,我爸这几个月精神好多了。"
一次,郭芬芳对我说,"自从你开始来看他,他变得更有活力了。谢谢你。"
"不用谢,是郭老在帮助我。和郭老交流,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郭芬芳笑了笑:"我爸退休后,很少有人来看他,尤其是政府的同志。你是个例外。"
"这说明其他人眼光不好。郭老的经验和智慧是宝贵的财富。"
在郭明德的指导下,我的工作能力和见识得到了快速提升。
同时,我对江南开发区项目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一次偶然的机会,郭芬芳邀请我周末去市里玩。
我们一起参观了市博物馆、文化馆和市中心的公园。
在文化馆的休息室里,我们聊起了各自的工作和生活。
"你知道吗,我爸很欣赏你。"郭芬芳突然说道。
"我也非常尊敬郭老。他是我见过的最正直的人。"
"我爸做了一辈子清官,从不贪污,也不接受别人的礼品。你送的那两瓶酒,他一直放着没动,说是要留着和你一起喝。"
"郭老的原则性很强,我很佩服。"
"可正是这种原则性让他提前退休了。"郭芬芳叹了口气,"如果他当时同意江南开发区项目,可能现在还是县长。"
"郭老为了坚持原则宁可放弃官职,这种精神更值得敬佩。"
郭芬芳看着我,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陈志远,你和我爸很像,都是那种认准了就不回头的人。"
"可惜我只是个小小的科员,能做的事情很有限。"
"不要小看自己。我爸常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职位高低,在于他做了什么。"
离开文化馆时,郭芬芳突然问我:"陈志远,你为什么选择当公务员?"
"为了能够服务群众,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那你现在觉得自己做到了吗?"
我沉默了。这个问题让我思考了很久。
回县城的路上,我决定更加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科员,也要做出自己的贡献。
03
七月的一天,我在整理江南开发区第二期项目资料时,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
预算数字前后不一致,有一笔高达一千八百万的款项去向模糊不清,只标注为"基础设施前期准备费",没有详细的支出清单。
更奇怪的是,在核对土地征用面积时,我发现实际征用面积比报批面积多出了近八十亩,这些多出来的土地恰好位于原规划中的湿地保护区核心区域。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公务员,我向分管这个项目的副县长杨建华汇报了这个发现。
"杨县长,我在整理江南开发区项目资料时发现了一些问题,想向您请教。"我把发现的数据差异详细汇报给他。
杨建华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方脸大耳,说话时总喜欢眯起眼睛。
他听完我的汇报,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但很快恢复了常态。
"小陈啊,"他拍拍我的肩膀,"你这个人做事太认真了。这种大项目涉及面广,前期数据有些出入很正常。土地面积的事,可能是测量方法不同导致的差异。"
"可是,杨县长,差异很大,而且..."
"好了,"杨建华打断我,"这些小问题不用太在意,把你的标注删掉吧。项目已经进行到这一步了,不要节外生枝。明天县长还要向市里汇报呢,别出岔子。"
我没有多说什么。
晚上,我直接去找了郭明德,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郭明德听完,脸色变得严肃:"我就知道那个项目有问题。当初我就是因为发现类似的问题,才拒绝签字的。陈志远,这事不简单,你要小心。现在不要声张,等待时机。"
"那我该怎么办?"
"先默默观察,收集证据,但要非常小心,不要被人发现。这种事情牵涉很广,一不小心就会引火烧身。"
"杨建华让我删掉那些标注..."
"表面上照他说的做,但自己要留个心眼。"郭明德想了想,"能不能把那些文件复印一份?"
"可以,但这样做会不会不妥?"
"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是为了查清真相,没什么不妥的。我当了一辈子官,最痛恨的就是贪污腐败。如果江南项目真有问题,一定要查清楚,不能让老百姓的利益受损。"
从那以后,我开始认真留意江南开发区项目的信息。
我小心地复印了一些重要文件,记录下各种数据不一致的地方。
郭芬芳也帮助我调查。
一次,她利用文化馆的资源,帮我找到了江南地区五年前的地形图和规划图。
"陈志远,你看这里,"郭芬芳指着地图上的一块区域,"这里原本规划的是湿地公园核心保护区,为什么现在变成了商业用地?"
"这片区域本来就是保护湿地,按规定是不能随意改变用途的。"
"我记得我爸当初就是因为坚持保护这片湿地,才被迫提前退休的。他们太过分了!"
"我会去查查相关的审批文件,看看这个用途变更是怎么批下来的。"
通过与郭芬芳的合作,我们逐渐理清了江南项目中的一些问题:
土地违规使用、征地补偿款被克扣、环评报告造假、项目预算明显虚高等。这些问题背后,可以看到刘国强县长和杨建华副县长的身影。
一天下午,我在整理一份征地文件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签名——周建国,现任市长,三年前的东河县县长。
"原来如此,难怪郭老会被迫退休。"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关联。
我立刻把这一发现告诉了郭明德。
"果然是他。"郭明德叹了口气,"当时他力推江南开发区项目,我一直反对。后来他升任市长后,就加快了项目进度。"
"郭老,我们已经收集了不少证据,是不是可以向上级反映了?"
"不急,证据还不够充分。你继续收集,我这边也会通过一些老关系了解情况。记住,一定要小心行事,不要打草惊蛇。"
正当我调查得越来越深入的时候,刘国强县长突然叫我去他办公室。
"陈志远同志,来,坐。"刘国强满面春风地招呼我。
"谢谢县长。"
"你在办公室工作这么久了,表现不错啊。特别是最近起草的几个报告,很有水平。"
"谢谢县长肯定。"
"我觉得你是个人才,应该给你更大的舞台。我决定给你一个锻炼的机会,调你去松山镇任副镇长,怎么样?"
松山镇是全县最偏远的乡镇之一,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这显然是一种变相的放逐。
我明白,我对江南项目的调查可能已经引起了某些人的警觉。
"感谢县长的栽培,我一定努力工作。"
"好,就这么定了。下周一去报到吧,镇上已经安排好了住处。"
04
下班后,我第一时间赶到郭明德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和郭芬芳。
"这是在试探你,看你会不会反抗。"
郭明德分析道,"不过也好,你可以借此机会暂时避开风头,继续收集证据。松山镇虽然偏远,但那里也有一些与江南项目相关的土地征用记录。"
"爸,这也太不公平了!"郭芬芳气愤地说,"他们明明是在排挤陈志远。"
"官场就是这样,有时候退一步反而能看得更清楚。"
郭明德安慰我,"陈志远,这次去松山镇,你可以更加自由地行动,不用总担心被人监视。"
"郭老说得对,我去松山镇也许能发现更多线索。"
"你们要保持联系,有什么新发现随时告诉我。我虽然退休了,但还有一些老关系可以帮上忙。"
就这样,我被调往松山镇任副镇长。
松山镇位于东河县最东部的山区,离县城有七十多公里,只有一条盘山公路连接外界。
镇上的条件确实艰苦,办公条件简陋,通讯信号时好时坏,最近的汽车站都要走四十分钟。
表面上,我认真履行职责,处理镇上的事务,与镇长林海和其他干部建立了不错的工作关系;暗地里,我继续调查江南项目。
在松山镇工作的第二个月,我在一堆陈年的土地征用文件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线索:
江南开发区项目的一块核心用地,在手续上被标注为普通农用地,实际上那里曾是一片保护湿地。
这意味着项目方不仅违规使用了保护地,还可能逃避了大量的土地出让金。
更让我震惊的是,这些文件上有前任县长、现任市长周建国的签字!
我小心翼翼地将这些证据拍照存档,制作了一个加密硬盘,将所有收集到的证据都存了进去。
我感觉镇上有人在监视我,有几次下乡回来,发现办公室的东西被翻动过。
不久后,刘国强县长突然关心起我在松山镇的工作,打电话询问我的适应情况,提出调我回县府任办公室副主任。
这个提议来得太突然,让我警觉起来。
"县长,我在松山镇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完成,等我把这边的事情理顺了再说吧?"
"你小子,难得县长提拔你,还这么多考虑!"
刘国强语气中有一丝不满,"行吧,你先把那边的工作做完,有什么困难随时给我打电话。"
我立刻联系了郭芬芳,告诉她这个奇怪的提议。
"陈志远,小心点,我听说杨建华最近在打听你的情况,派人检查了你在县政府的电脑记录。"郭芬芳担忧地说。
"我明白了,他们可能已经怀疑我在调查什么。"
"我爸说让你加快速度,收集完关键证据就可以考虑下一步行动了。"
"我已经发现了一些重要线索,但还需要更多证据来证实周建国市长的参与。"
正当我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时,一天上午,松山镇镇长林海告诉我,杨建华副县长要来镇上检查扶贫工作,特别点名要见我。
"陈副镇长,杨县长说了,要你准备好松山镇最近三年的扶贫档案和土地征用记录,下午详细汇报。"林海镇长说。
我立刻意识到这是冲着我来的。
我赶紧将装有证据的硬盘藏进了西装内侧的暗袋里,给郭芬芳发了条短信:"杨建华今天来松山镇,要查土地档案,可能有问题。"
上午十一点,我接到林海镇长的电话:"陈副镇长,杨县长到了,已经在镇政府大院了,你赶紧过来。"
我匆忙整理了一下资料,向镇政府走去。
远远地,我看到几辆黑色轿车停在院子里,杨建华带着几个人从县政府的公务车上走下来。
当我走到院子中央时,杨建华转身看到了我,脸上立刻露出一丝不自然的笑容。
"陈副镇长,来得正好。我们正要找你呢。"
"杨县长好,我已经准备好了您要求的资料。"我尽量保持镇定。
"好,我们进去谈吧。"
我们一行人走进镇政府会议室。
杨建华坐在主位上,我坐在他的右手边。他身后站着两个陌生男子,看起来不像是县政府的工作人员。
"陈志远,"杨建华直接叫我的名字,语气突然变得严肃,"听说你最近在查一些土地征用的旧档案?"
"是的,杨县长。我在熟悉镇上的情况,所以翻阅了一些历史资料。"
"查什么资料需要这么仔细呢?"杨建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我听说你对江南开发区项目特别感兴趣?"
我感到一阵寒意。
"只是因为之前在县府负责整理该项目的资料,所以比较关注。"
"是吗?那就奇怪了。我们发现你在县政府时就私自复印了不少江南项目的文件,来松山镇后又在查相关的土地档案。这些都是工作需要?"
我内心一惊,但表面上依然平静:"我想全面了解情况,更好地开展工作。"
"陈志远,"杨建华站起身,绕到我身后,双手按在我的肩膀上,声音压低,"你很聪明,前途也很好。不要因为一时糊涂,毁了自己的前程。"
我感到他的手在我肩膀上用力,语气中带着威胁。
"我不明白您的意思,杨县长。"
"别装糊涂了。"杨建华突然松开手,回到座位上,"我们知道你在调查什么。那些事情不是你一个小小的副镇长该过问的。"
他拿出一个信封,推到我面前:"这里有个更好的安排。县里决定让你去外地学习一年,回来后直接提拔你为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我没有动那个信封:"谢谢县领导的关心,我刚来松山镇不久,想先把这里的工作做好。"
杨建华的脸色一沉:"陈志远,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你知道你在查的东西有多危险吗?"
05
这时,我注意到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几个穿着制服的人走了进来。
当那个人看向我的瞬间,我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