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对即将靠泊的外轮进行空中巡查。赵琳/摄

编者按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进山东青岛、日照等地港口码头,探访国门口岸边检部门护企优商、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着力支持口岸扩大开放,聚焦山东打造世界级港口群和国际航空枢纽定位,进一步完善口岸边检设施验收标准,保障有关码头泊位对外启用;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集中释放国际航行船舶24小时通关手续一次办结、加注保税燃油船舶“简办手续、免收单证”等移民管理政策红利,保障民营企业物资好来快走。

“呜——”随着一声汽笛鸣响,4月15日7时24分,装载着3.8万立方米新西兰原木的“杰尔维斯湾”轮停靠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港区6号泊位。

日照港是全国最大的原木进口港。日照港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日照口岸进口原木超1000万立方米,约占全国进口总量的28%。今年一季度,累计进口原木210万立方米,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当天一大早,山东边检总站日照边检站执勤一队移民管理警察张凯一、周园园就提前赶赴泊位,现场监护“杰尔维斯湾”轮的靠泊。在靠泊前一天,他们已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了对该轮的预检手续办理。

随着缆绳挂靠,舷梯缓缓放下,张凯一、周园园开启了登轮检查和船员的人证对照工作。不到20分钟时间,“杰尔维斯湾”轮便开始了作业。

“中国速度真不是吹的!”

4月16日10时许,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日照港岚山港区6号泊位现场看到,数台门机同时运作,抓斗有序起落,将“杰尔维斯湾”轮上装载的原木一根根接卸上岸。

“安全,是我来到日照港的第一感受。”边检民警的贴心服务让第一次靠泊中国港口的“杰尔维斯湾”轮船长刘华兵很感动,“以往航行到外国海域时,都要在船上缠上防海盗的钢丝网,我们就经历过海盗半夜在船尾挂梯子上船偷东西。”

“杰尔维斯湾”轮停靠日照港后,船员有时下船活动,总能听到边检协管人员提醒,“小心”“注意安全”“扶好把手慢慢走”。

刘华兵坦言:“我们在国外从来没有感受过,觉得很暖心!”

“中国速度真不是吹的!”刘华兵说,“在国外,如果这一船木材装卸赶上假期,那我们要等到他们假期结束才能办理手续。在国内,从货轮靠泊到卸完木头离开可能不到1周时间,但在国外有时甚至要20多天。”

日照港三公司岚山操作部负责人王培健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用“开门”和“关门”形象地概括边检机关查验效率对企业的重要性。“船舶无论靠泊或是离泊,都需要经过边检手续办理。‘开门’慢,让船舶靠泊作业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关门’慢,则可能会让船舶错过潮汐,延长海上航行时间,同时还会影响下一艘船舶靠泊,让泊位周转效率大打折扣。”

“现在,边检手续都可以线上办理,对提升泊位周转效率提供了很大帮助,为我们缩减了时间成本。”王培健说。

针对日照港木材船舶快进快出、大进大出的外贸形势,日照边检站联合日照海关等口岸单位,开展“点对点”“面对面”出入境政策咨询服务,提供“一对一”通关保障,开通木材外贸船出入境“绿色通道”,在推进外轮出入境手续办理、货物生产装卸、船企信息沟通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

走进距日照港岚山港区20公里的日照京杭林产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杭林产”)车间,工人们正加紧赶订单,现场一片繁忙。依托便捷的交通和区位优势,从港口接卸的原木被直接运抵这里,经过切割、打磨、拼接等工序后,木材被制成摆件、家具或板材,销往全国各地。

京杭林产企管部经理孙媛媛告诉记者,2017年,京杭林产由小木工坊起家,如今公司在上海和青岛都有专门的设计团队。公司位于日照市岚山区木材产业园内,该产业园是全国重要的木材贸易加工基地,是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依托港口优势和政策支持,形成了覆盖原木进口、加工、物流的完整产业链。

“港区外轮的卸货速度越快,我们这边订单生产得就越及时。”孙媛媛说。

目前,日照市木材加工产业拥有建筑木坊、人造板、家具等企业,木材加工类型基本齐全,拉动木制品内销出口不断提升。有了区位优势和营商软环境,日照原木进口量持续攀升,木材产业也逐渐成为日照因港而生的富民产业。

日照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走访驻地民营钢铁企业,了解企业需求。钱程/摄

助力钢铁优势产品销往海外

4月16日下午,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照钢铁”)精品钢生产车间内,一摞摞热轧花纹卷钢板整齐摆放,无人驾驶的智能航车在高架上穿梭忙碌,在通过电子坐标确定一卷钢板位置后,再稳稳装入重型卡车中。

4月17日,经过一夜装卸,在日照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监护下,由日照钢铁生产的2.3万余吨钢材被装载到外籍“多里斯”轮上。这艘外轮将运载日照钢铁生产的钢材从日照港拔锚启航,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用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钢铁的生产制造离不开重要原材料——铁矿石。日照口岸是我国铁矿石主要进口口岸之一,2024年日照口岸进口铁矿石1.55亿吨,约占全国进口总量的11.6%。

随着外贸业务量的快速增长,日照港口船舶数量和货场库存压力逐渐显现。为保障港口正常生产,如期向海内外客户交货,企业希望通过边检、海关便利化通关措施,破解出口难题。

“了解企业诉求后,我们深入现场开展调研,结合船舶代理公司和生产企业实际,研发‘E民宝’政务服务平台。船舶代理人员通过线上申请,就可以为‘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和载运民生物资、大宗货物、生鲜活畜等货物的出入境船舶开通‘绿色通道’,部分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事时间减少50%以上。”日照边检站执勤一队教导员牟国芳说。

截至目前,“E民宝”平台已入驻“爱山东”政务App,先后服务200余家港口及代理企业、人员3.1万余人。

据日照钢铁副总经理江时冰介绍,日照钢铁是山东省最大的民营钢铁厂,也是中国民营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以高品质进口铁矿石为原料生产的超薄卷钢销往海外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闪亮名片。

日照钢铁进口货物品种主要是铁矿、煤炭。2024年,日照钢铁进口铁矿约2900万吨,煤炭80万吨,进口额26亿美元;2025年一季度,进口铁矿约740万吨,煤炭13万吨,进口额6.8亿美元。

据介绍,由于企业炼铁生产使用国外铁矿,生产节奏快,通常对来船用料时间需求较为急迫。

江时冰表示,边检部门的大力支持保障了企业的用料稳定,支撑了企业生产有序开展,特别是在2024年第三、四季度助力企业在库存极低情况下仍然保持正常生产,未发生断料事故。

日照钢铁出口事业部部长李迪列举了一组数据:2024年,日照钢铁出口钢材274万吨、96亿元,出口钢材缴纳增值税共计12.48亿元。2025年一季度出口量70.57万吨,同比增加2%。

展望今年出口预期,江时冰说,作为一家有着1万余名员工的民营企业,日照钢铁将依托临港向海区位优势,不断提升高端钢铁产品出口占比,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力争2025年出口钢材300万吨。

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港区,日照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和日照海关查验关员联合查验进口原木。钱程/摄

“无感”通关,问需纾困

4月17日,在日照港“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满载集装箱的中国香港籍“中外运基隆快航”货轮顺利完货后,在拖轮引带下平稳离泊,驶向深蓝。

在港口作业现场,数架警用无人机在空中巡查,集装箱卡车在港区内穿梭。

“这些年频繁往来日照港,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通关愈发便捷高效。”“中外运基隆快航”轮船长周先生在临行前感慨道。

“通过警用科技手段开展船舶巡查监护,不仅提高了查验效率,更减轻了一线执勤民警的工作量。”日照边检站执勤三队副队长王兴正说。

这样的“无感”通关,源于日照边检站对该轮提供“常船舶”快速通关服务,即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实施大数据“云”监管,符合条件的船舶可优先享受到港即作业、边检手续24小时一次性办妥等服务。在简化手续办理程序上,边检部门将原有的7项程序缩减至3项,其余4项改为无感式监管服务。

边检部门还采取“一船一策”查验方案,实行报批直办、优检先办、容缺快办“三办模式”,平均减少船舶压港、滞港时间2到3个小时。今年,已有载运“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及汽车整装、冷链运输、生鲜制品等130余艘船舶享受到“三办”红利。

在实施“一站式”线上服务方面,服务对象通过“E民宝”服务程序,即可实现船舶信息申报、行政许可申请、船舶动态实时查询等,实现港口作业“一码通行”、办证报备“一键智达”,增强了服务对象获得感与满意度。

同时,日照边检站围绕日照钢铁等驻地大型民营企业,开展“问需纾困、问计提效”活动,搭桥梁、察实情、听民意、解难题;立足港口高频作业需求和船舶进出港常遇问题,高效落实边检机关和港口企业“联络直通车”机制,定期组织外轮搭靠企业座谈交流会。

聚焦“矛盾实时化解、诉求即时兑现、服务全时到位”的预期目标,日照边检站构建“扫码提问、及时反馈、立结立办”的“码上办”边检政务服务机制,精准化解决各类中小微民营企业边检服务领域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推动边检元素与口岸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力量聚合。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今年一季度,日照港完成吞吐量1.4亿吨,同比增长4.2%,集装箱184万标箱,同比增长6.4%。

来源:中国青年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