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旧小区改造消息,令无数老房业主们喜笑颜开,
住建部会议明确,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将城中村改造支持范围从35个大城市扩大到近300个地级市。”
人们开始讨论,这一次拆迁补偿,会不会和10年前那样翻倍?会不会又整栋楼拆出几个千万富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不过仔细研读新政细则后就会发现,这场看似熟悉的拆迁大戏,其实早已换了剧本。
01、又一次全国大拆迁开始了
文件规定,全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全部纳入改造范围,这一举措将涉及22万个小区、3900万户家庭,而且改造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了。
但是,和2015年棚改的“货币化强刺激”不同的是,这一次改造还有两大新举措:
①改用"专项债"低息贷款替换高息债务,光利息就能省下6000亿。就像深圳老电梯换新,每台直接补贴15万,居民不用掏腰包,大大减轻了改造负担;
②房票安置,即拆迁户只能凭房票购房,这样就避免了大量资金补偿导致的炒高房价。预示着像10年前那种拆迁致富神话即将终结。
02、这一次改造和10年前的三大本质区别
第一,资金逻辑不一样
2015年是央行通过PSL投放3万亿基础货币,大量热钱涌入楼市,催生房价暴涨。现在采用专项债延长债务周期的方式,比如深圳某项目拆迁款补偿延迟十年支付,热钱直接关进"时间牢笼",避免对楼市造成冲击。
第二,补偿方式不同
以前是现金补偿,比如北京某老房业主,选择现金补偿单价是周边房价的70%。
但是现在是房票安置,虽然可以享受15%的溢价,但是只能购买指定开发商楼盘。拆迁户的选择空间被大大限制了。而且看似多赚15%,实则可能开发商提价后的数字戏码。
第三,改造目标不一样
十年前为消化库存,但大拆大建也制造了不少远郊“鬼城”,现在是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拒绝重蹈上次的覆辙。
03、重启大规模拆迁的两大核心原因
第一,强效去化。
数据显示,全国库存7.5亿㎡,以当前的自然去化速度,保守看起码要5年时间。而这是通过房票定向去化,预计拉动2亿㎡商品房销售,不仅可以有效快速的消化库存,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第二,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这一次的拆迁不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要向产业家居住方面系统性升级,通过这些改造,不仅城市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同时,居民的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这次拆迁,本质是各城市主导的楼市“去库存”与“流动性引导”策略。
一方面,用"政府收房+拆迁"组合拳,帮开发商清库存回血 ,另一方面,拿房票代替现金,把拆迁款锁死在楼市里流动,此外,通过城市更新优化产业、增加就业,让拆迁真正惠及民生 。
说白了,拆迁暴富时代已经结束了!
现在拆迁更像是城市做"大手术"——既要治病(去库存),又要养生(调结构),还要防后遗症(控房价)。普通人在这场变革中,与其做梦一夜暴富,不如关注自家小区会不会改造,周边配套会不会升级来得更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