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姨夫有一个破旧的灰色帆布包,总是随身背着。
在大姨去世后,我照顾了孤身一人的他8年。
姨夫离开后,把那个破帆布包留给了我。
当我打开看清里面的东西时,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01、
我叫丽丽,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县城,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父亲在工厂上班。
他们含辛茹苦把我培养成了大学生,现在我和丈夫都在城里安顿下来,有了稳定的工作,也有了可爱的儿子。
前年,我们在自家附近给父母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好让他们退休后能住得舒适些。
八年前的那个冬天,天空下着小雪,我带着五岁的儿子小康出门散步,想让他感受一下初雪的美丽。
看着儿子兴奋地伸手接雪花,我靠在小区的长椅上,欣赏着这温馨的画面。
突然,母亲的电话打了过来。
接起电话,我以为母亲只是问问我们什么时候去吃饭,却没想到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让人心碎的消息。
"丽丽,你大姨走了。你能不能请个假,开车带我们回老家一趟?"
"好的,妈,我马上回去收拾东西,你们稍等我一下。"
挂断电话后,我赶紧拉着还想玩的小康回了家。
向丈夫简单交代了情况,我立刻驱车赶往父母的住处。
到了楼下,看到母亲眼睛红肿,神情哀伤,我急忙上前安慰道:
"妈,节哀顺变,大姨这些年一直病着,现在她终于不用再受苦了。"
母亲点点头,擦了擦眼泪:"道理我都懂,可真到这一刻,还是难过啊。"
这也难怪,大姨是母亲唯一的姐姐,从小照顾她长大。
我外公外婆去世早,家里就靠大姨和姨夫撑着。姨夫不仅帮着照顾母亲,当年还在一次意外中救过我的命。
虽然我们搬到了城里,但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回老家看望大姨和姨夫。他们没有自己的孩子,一直把我当作亲生女儿对待。
我和他们的感情非常深厚,听闻噩耗,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揪着一样难受。
一路上,车内气氛压抑,谁都不想相信这个残酷的事实。
02、
天黑的时候,我们终于到达了大姨家。
姨夫站在门口迎接我们,看上去比上次见面苍老了许多。他的背有些驼了,头发全白了,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仅仅三个月不见,他就像老了十岁。
接下来的几天,在亲友的帮助下,我们为大姨操办了后事。整个过程中,姨夫虽然看起来很镇定,但我能感觉到他内心的痛苦。
就在我们准备返回城里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把我叫到了院子里。
她的表情凝重,让我有些担心。
"妈,怎么了?"
"没什么大事,就是这两天我一直在观察你姨夫,他身体状况不太好,处理大姨后事这几天,他的腿脚越来越不利索了。"
我点点头,这一点我也注意到了。这些年大姨身体不好,都是姨夫照顾着。他自己已经七十多岁了,经常照顾病人难免会累垮身体。
"要不,我们带姨夫去城里的大医院做个全面检查?"我提议道。
"检查是必须的,但我在想,你姨夫一个人留在这里,我实在不放心。要不..."
我立刻明白了母亲的想法:"你是想让姨夫跟我们一起回城住?"
母亲点头:"是啊,你姨夫这些年对我们一家很好,当年如果不是他,我可能早就不在了。现在该是我们回报他的时候了。"
"好,妈,我理解。我今晚跟老公商量一下。"
回到房间,我给丈夫打了电话,把情况告诉了他。我原本想在城里再租一套小房子给姨夫住,但丈夫却有不同的想法。
"租什么房子啊,让姨夫直接住我们家吧。小康现在还小,可以先跟我们睡一个房间。姨夫住进来,我们照顾起来也方便。"
"这样不会太麻烦你吗?"我有些担心地问。
"怎么会?姨夫对你那么好,现在他一个人了,我们照顾他是应该的。再说了,有老人在家,对小康的成长也好。"
有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丈夫,我感到无比幸福。
03、
第二天,当我们向姨夫提出这个建议时,他坚决地摇头。
"我这把老骨头就不去添你们的麻烦了。你们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我在这里住习惯了,离你姨也近,没事还能去看看她。"
"姨夫,我知道你想念大姨,但你一个人在这里,我们都放心不下。"母亲握着姨夫的手说,"你的身体也需要好好检查一下。"
"是啊,姨夫,小康天天念叨着想你呢。跟我们一起回去吧,住一段时间再回来也行啊。"我也劝道。
面对我们的坚持,姨夫最终同意了。
我们帮他收拾了简单的行李,毕竟城里的生活用品齐全,没必要带太多东西。
临走前,姨夫却执意要带上那个破旧的灰色帆布包。那个包我从小就见他背着,虽然现在已经很旧了,但姨夫似乎非常珍视它。
回到城里,丈夫已经把小康的房间收拾出来给姨夫住。小儿子知道可以和我们一起睡后,高兴得直拍手,还拉着姨夫的手说带他玩。
姨夫露出了这几天来的第一个笑容,从那个帆布包里掏出了一块进口巧克力,递给了小康。
"这是城里的小孩子爱吃的吧?我特意买的,还有很多呢。"
看着姨夫布满皱纹的手和那小心翼翼的动作,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想起小时候,他也总是这样,从那个包里变出各种小惊喜给我。
04、
姨夫的到来,不仅没有给我们添麻烦,反而让家里变得更有生气。
他身体硬朗的时候,坚持要分担家务。每天早晨,我和丈夫还没起床,他就已经准备好了热腾腾的早餐。
"姨夫,你别太辛苦了,我们可以出门吃的。"我心疼地说。
"有什么辛苦的,一辈子早起惯了。再说了,外面的饭哪有家里做的健康?小康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得吃好。"
每天下班回家,家里总是干干净净的,饭菜也已经准备好了。姨夫还主动承担了接送小康上学的任务,这样我和丈夫就能专心工作了。
小康和姨夫很快成了最好的朋友。姨夫会给他讲很多过去的故事,教他写毛笔字,带他在小区里散步认识各种植物。
空闲的日子,我们一家人会带姨夫去公园、去看电影、去郊外踏青。姨夫说,这是他这辈子过得最幸福的日子。
"除了想念你姨,我什么都不缺。"他常常这样说。
每当这时,他都会从帆布包里拿出一张照片,那是他和大姨年轻时的合影,轻轻地抚摸一下,然后小心地放回包里。
05、
岁月如梭,转眼八年过去了。
小康已经上初中了,变成了一个阳光开朗的少年。姨夫的身体却每况愈下,行走越来越吃力,有时连站起来都需要扶着东西。
半年前,我带姨夫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医生委婉地告诉我们,姨夫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我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姨夫,只是给他配了医生开的药,说是保健品。
但姨夫很聪明,从自己的身体状况中猜到了什么。虽然他没有明说,但我经常发现他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望着远方出神,嘴里低声地说着什么,像是在和大姨对话。
前几天,姨夫突然精神很好,跟我说想回老家看看大姨。
"姨夫,您的身体能行吗?"
"没事,就是想她了。"姨夫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我不忍心拒绝,便叫上了母亲,我们三人一起回了老家。
在大姨的墓前,我们都说了很多话。
我告诉大姨,小康已经是个大孩子了,学习很好,还学会了姨夫教的毛笔字;
母亲回忆起小时候大姨照顾她的点点滴滴;
姨夫则静静地坐在墓前,轻声诉说着这些年的思念。
太阳渐渐西沉,我提醒姨夫和母亲该回去了。
上车后,姨夫的精神依然很好,一路上都在给我们讲述他和大姨年轻时的故事。
"你知道吗,丽丽?第一次见到你大姨的时候,我就被她迷住了。她那时候扎着两条辫子,穿着蓝色的格子裙,笑起来特别好看..."
姨夫的声音越来越轻,最后完全听不见了。我以为他睡着了,没有打扰他。
06、
到家后,当母亲试图叫醒姨夫时,我们才发现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他的脸上带着微笑,仿佛在梦中与大姨重逢。
母亲泣不成声:"丽丽,你姨夫这是寿终正寝,走得很安详,你别太伤心。"
我强忍着泪水,握住母亲的手:"妈,你自己都哭成这样了,还安慰我呢。"
说完,我们抱在一起,痛哭失声。
几天后,我们按照姨夫生前的嘱咐,将他和大姨合葬在一起。
回到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全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中。小康虽然已经是个大孩子,但也红着眼睛,默默地坐在姨夫生前常坐的沙发上。
突然,他开口说了一句话,让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妈,姨姥爷曾经跟我说过,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让你打开他的那个帆布包。他说里面有他留给我们的东西。"
帆布包?我愣了一下,随即开始在家里寻找。
终于,在姨夫房间的衣柜里,我找到了那个陪伴他一生的灰色帆布包。
当我打开包,看清里面的东西时,眼泪瞬间夺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