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诸暨市陶朱街道跨湖幼儿园的操场上,一场充满新意的幼小衔接活动热烈开展。经过选拔培训的西湖小学的“小先生”们,带着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走进幼儿园,用趣味运动为幼儿园的孩子们带来别样的学习体验。
不同于传统由教师主导的幼小衔接活动,陶朱街道跨湖幼儿园创新性引入“小先生”教学模式,让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同龄“小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过荡桥、打篮球、打排球等。活动现场,“小先生”们以儿童特有的视角,将运动技巧转化为趣味十足的教学内容。
过荡桥时,“小老师”把动作要领提炼创编成童趣口诀;篮球教学中,他们用“餐具运球法”,让孩子们轻松掌握运球诀窍。遇到不敢踏上荡桥的弟弟妹妹,“小先生”们立即化身“安全卫士”,用“双轨保护法”——前方张开手臂作“安全绳”,后方用手掌抵住小朋友后背,给予弟弟妹妹满满的安全感;当小朋友运球失败时,“小先生”们立马启动“彩虹鼓励机制”,用拥抱、击掌和暖心的话语,帮助弟弟妹妹重拾信心。这些由“小先生”们自主设计的教学策略,既保证了活动的安全性,又极大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
“我现在能自己走过荡桥啦!以后上小学我也敢自己走独木桥啦!”活动结束后,大班的甜甜兴奋地说道。旁边学会了用“餐具运球法”的轩轩也凑过来分享道:“原来篮球可以这样玩!我想快点上小学,像哥哥姐姐一样当小老师教别人!” 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话语,正是对活动最好的反馈。
陶朱街道跨湖幼儿园借助这一创新形式,为孩子们搭建起通往小学的趣味桥梁。这场充满创意的幼小衔接活动,不仅让运动技能在童趣中传递,更探索出一条“以大带小”的教育新路径,真正实现了双向成长。“小先生”在备课、授课过程中锻炼了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而幼儿园的孩子们通过与“小先生”们的积极互动,提前感受小学的学习氛围,对小学的向往之情明显提升。(通讯员:陈琳琳 章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