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高语阳
4月27日至28日, 内蒙古自治区 经济工作剖析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剖析当前全区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查摆工作不足,对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充分认识‘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指出,要拉长板、补短板、打堵点。
会上,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莉霞,自治区政协主席张延昆讲话。 时光辉、黄志强、包献华、奇巴图、郑光照、么永波、代钦、杨进、孙俊青等自治区领导同志,12个盟市、7个区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围绕自治区经济形势“怎么看”、经济工作“怎么干”作了发言。
近年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2024年,内蒙古经济增速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经济总量突破2.6万亿元,在全国排名上升至第20位,时隔5年重回全国中游行列。 4月19日,内蒙古发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5604亿元,同比增长5.9%,经济稳中向好。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和经济形势下,“稳”字是当前发展的核心力量。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对于内蒙古而言,今年以来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要保持定力,稳扎稳打,以增强确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才能行稳致远。孙绍骋在剖析会上说,当前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农牧业和能源两个基本盘是稳的,产业基础、积极态势没有变,外部条件在变好,目标任务不能变。
他指出,各级要坚定发展信心,充分认识“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切实增强加快经济建设的紧迫感。
孙绍骋安排部署经济工作。政知君注意到,有几个重点。
第一,拉长版。
孙绍骋指出,要进一步做大做强新能源这个优势产业。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在担负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任的同时,也不断破解发展难题,追风逐日、绿能兴区,做好新能源发展这篇文章。
截至3月底,内蒙古新能源装机容量超1亿千瓦,同比增长51.5%,占总装机的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
新能源是新兴产业,借助资源的丰富的优势,内蒙古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提高经济发展竞争力。
数据显示,近年来,内蒙古新能源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一季度,新能源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7%,占全部投资的27.1%,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20.9%。其中,新能源电力投资增长27.0%、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7.3%。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才能稳住基本盘,寻找新机遇。
第二,补短板、打堵点。
孙绍骋明确指出,拿出务实举措解决农牧、建筑、金融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依靠改革的办法破解项目审批慢、绿电供需不匹配、银企对接不顺畅等瓶颈制约。
破解这些问题和瓶颈,是推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以“项目审批慢”的短板为例。重大项目对经济发展有强支撑,今年一季度,内蒙古亿元以上施工项目1250个,比2023年、2022年同期分别增加188个和318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7.7%,高于全部投资增速6.2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9.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3.8%。
加快重大投资项目建设进程,首先要做好审批工作。内蒙古已经出台新举措解决问题。去年底,内蒙古发布11项措施,优化简化项目审批流程,包括制定不同审批流程和时限要求,对规模小、风险低项目采用简易程序快审快批。
第三,开辟新战场。
在稳住优势项目、补齐短板弱项的同时,还要积极抢占新赛道,在新兴产业发展上抢抓机遇。
孙绍骋说,紧盯临空经济、绿氢、核能、无人驾驶、算力等领域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算力为例,作为“东数西算”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内蒙古构建起绿色算力优势产业,已投入运营的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超过80%。
去年,内蒙古绿色算力规模达到9.4万P(1P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计算速度),其中智算规模达8.7万P,居全国第一,算力总规模较上年增长4.8倍。
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紧盯机遇、加快步伐,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突破口。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