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公布第一批次堵点治理任务清单以来,成都“开门治堵”已有半年。截至目前,一、二批次214项治堵任务已完成146项,成效如何?一起来看。


日前,记者在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杜甫草堂站项目工地看到,该区域围挡提前3个月实现部分退围,退围后,青华路与浣花溪公园北大门路口西南侧通行更加顺畅。


成都交警四分局四大队教导员 周健:现在去公园、草堂和医院的车辆,都可以通过我们青羊上街直接到达,节约了至少是15分钟左右的出行时间。

据悉,成都今年预计开通的4条轨道交通路线,目前已全部实现车站主体结构封顶、全线洞通、轨通、电通,施工团队正在多处地铁站点开展分段退围工作,恢复道路通行能力。


除地铁施工及时退围撤围外,成都还通过优化交通组织、精细工序衔接等多种方式提升道路通行效率,“5+1”区域工作日白天时段日均拥堵指数由2024年9月的1.38下降至2025年3月的1.29。


成都市交通运输局产业发展处处长 汤珏: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围绕市民关注的“断头路”“卡脖子路”等制约城市路网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及学校周边拥堵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强化公共交通服务,提升城市交通通勤效率。

来源:四川观察

编辑:周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